近期在臺北舉行的首屆全球海上風電產業峰會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4989mw(兆瓦);至2018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積裝機總量已達22050mw。
全球海上風電論壇(worldforumoffshorewind,簡稱wfo)成員當天簽署發布“wfo使命”,將2050年前全球再建造gw(吉瓦)海上風力發電容量裝置定為目標。
該使命基于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轉型路線圖的最新規劃,路線圖表明,至2050年,該行業有可能實現海上風電發電能源裝機容量520gw。
世界海上風電論壇主席馬丁·斯基巴(martin skiba)認為,目前,英國、德國、中國大陸在海上風電容量較為領先。但亞洲增長前景可觀,在“gw愿景”中,包括中國大陸、印度、日本、韓國的亞洲市場將達到300gw到350gw的增量。
缺電問題近年困擾臺灣。臺經濟主管部門能源局此前規劃,2025年臺灣海上風電裝置將增至5.5gw。
馬丁·斯基巴認為,在海上風電發展方面,臺灣面臨一些挑戰,既有港口、電網對接的基礎設施改造,也有地震、臺風等自然影響因素,但都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據了解,世界海上風電論壇是全球首個專門致力于促進離岸風力發電能源發展的組織,為非營利性協會,成立于2018年12月,在德國漢堡、新加坡設有辦事處。
來源:中新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