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互聯網周刊》公布的2019中國人工智能分類榜中,馬上消費金融榮獲人工智能金融企業top3。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工智能成為普惠金融與消費金融中的核心科技,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貸后管理方式將從勞動密集轉為技術驅動,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越來越智能化、標準化。
對于消費金融而言,“風控前置的獲客是營銷的發展趨勢”。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馬上消費金融可以給每個人做出用戶畫像,預估風險,實現了精準營銷和風險管理。在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看來,消費金融要做到普惠需要具備很強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對客群進行預先信用評級,立體式定位他們的消費能力和償還能力,然后對符合不同金融產品風險控制要求的用戶,精準匹配合適他們的金融產品。可根據其消費場景、消費能力、職業屬性等進行提前畫像,全面評估該用戶,給出不同的風險定價,保證在盡可能普惠大眾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
通過科技與金融場景的融合,馬上消費金融致力于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助力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過往三年多來,通過堅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馬上金融積極滿足旅游、教育、健康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與上百個線上生活全周期消費場景建立深度合作,線下合作商戶達19萬家,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趙國慶強調,與場景結合的消費金融,才是真正能夠服務實體經濟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也是穩定經濟預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不斷推動和改變著金融機構的交易方式、效率和成本。于消費金融公司而言亦是如此,金融科技的創新也為行業注入新動能。趙國慶表示,“從公司成立之日起,我們就希望做一家科技驅動的金融機構,我們整個公司是數據驅動、科技驅動的公司。在金融走向開放體系的過程中,我們會積極考慮開放馬上消費金融在零售金融構建的能力,賦能傳統金融機構,幫助我們合作伙伴,打造零售金融和消費金融的能力。”
目前,馬上消費金融所自主研發的圖像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自然語言交互處理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技術已經滲透到大金融的整個體系,馬上消費金融認為只有“開放共享、合作共贏”,努力實現風險與收益相平衡、建立日趨完善的市場規則體系和符合互聯網時代發展的一套整體風控經營團隊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