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巴西國家博物館到巴黎圣母院,火災元兇都可能是它
巴黎圣母院不幸起火
所幸大部分文物都被救出
這是法國人民悲痛的一天
也是全人類歷史遺產的損失
當地時間4月15日18時50分許,法國著名地標巴黎圣母院塔樓發生火災。
一個小時內,火苗躥上教堂頂部,三分之二的哥特式屋頂被燒成了框架,標志性的尖頂在大火肆虐中坍塌。
事實上,火災發生時,巴黎當地天氣條件并不利于火災發生。據了解,巴黎當日小雨轉陰,氣溫7℃至15℃,東風3級左右。無論是濕度、氣溫還是風速,都不屬于火災易發氣象條件。
法國司法部門已就火災原因展開調查。據多家法國媒體報道,圣母院頂樓的電線短路可能是引發火災的原因。
心痛:巴黎圣母院火災后的內部……
據央視新聞報道,目前,火勢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消防人員進入教堂內部,拍到了巴黎圣母院火災后的內部照片。
美國cbs新聞網也發布了一組來自圣母院內部的照片,場面令人不忍直視…...
巴黎圣母院火災前后對比
在對巴黎圣母院失火悲傷、感慨之余,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建筑物,尤其是那些富有人文、歷史價值的建筑物如何預防火災,尤其是電氣火災?
疑問:為什么不用空中噴水救火?那樣滅火效率不是更高么?
這要先了解巴黎圣母院的結構。
其正面是這樣的,很有名的雙鐘樓立面。卡西莫多就在鐘樓里。
背面是這樣的,可以看到張開的飛翼。
側面是這樣的,可以看到93米高的尖頂。
您可以把巴黎圣母院看做一個正面雙樓、又高又空、骨架通透、四周連著翅膀的大空心盒子。
據《世界報》援引現場人表示:空中噴水,6噸水砸下來,威力好比一顆炮彈。不但會傷及群眾,還會把建筑直接摧毀。哥特式很輕盈,是靠整個骨架在受力,建筑的受力結構一旦被打破,就很危險。
此外,巴黎圣母院滅火的一大困難在于,其一側是塞納河,另一側空間也很狹窄,幾乎沒有設備能有效接近起火的93米高塔。
關注:建筑物怎樣預防電氣火災?
電氣火災造成重大損失的慘痛教訓,我們不久前剛經歷過。
2018年9月,巴西國家博物館在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約2000萬件館藏文物中的92.5%被毀。起火原因就是建筑內禮堂的空調在安裝過程中沒有遵守廠商的要求,導致空調在超負荷運轉后開關未能自動切斷。
2018年9月,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火災
巴黎消防隊晚間發布消息稱,大教堂的主體框架和長方形塔樓已經被保住,教堂內最珍貴的物品已經被搶救到安全的地方。
如果這次巴黎圣母院電線短路的原因得到實錘……古老建筑珍貴卻脆弱,一旦發生電氣火災,極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我們應該怎么預防建筑物電氣火災呢?
引發建筑物電氣火災的原因,一般有短路、過載、漏電等。通過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可以減少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
1.使用帶有過載、短路、漏電保護功能的漏電斷路器。這種漏電斷路器能在線路過載、短路和漏電時斷開電源,避免火災和觸電事故發生。
2.改造早期建筑內的電氣線路。早期建筑內的電氣線路很可能存在老化情況,且很難滿足新增負荷的需求,應該及時實施防火改造。
3.排查火災隱患、維護保養設備。定期應用紅外線測溫等技術排查電氣火災隱患。電氣設備安裝完畢送電時,嚴格檢查,在使用后定期維護保養。
4.電氣設備應選用合格產品。假冒偽劣產品質量不合格,極容易出問題,選購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把關,買有質量認證的產品。
5.使用先進的電氣火災報警產品。現在火災報警技術越來越先進,一些火災報警產品可以在起火初期發現情況并報警,避免重大損害。
提醒:身邊發生電氣火災怎么辦?
當電力線路、電氣設備發生火災,引燃附近的可燃物時,一般都應采取斷電滅火的方法,即根據火場情況,及時切斷電源,然后開展撲救。要注意千萬不能在未斷電源的情況下直接用水救火,因為電器一般來說都是帶電的,而潑上去的水是能導電的,用水救火可能會使人觸電,損失會更加慘重。
發生電氣火災,只有在確定電源已經被切斷的情況下,才可以用水來滅火。如果不能確定電源已被切斷,可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滅火劑撲救。
天氣:未來三天,巴黎氣溫逐漸升高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圖中15日為法國當地時間)
預計未來三天巴黎氣溫逐漸升高,以小雨和陰為主,風力3級左右。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