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央視財經頻道的《對話》節目中,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提到,“中國的汽車有一點粗制濫造”。作為一位汽車業外人士,董明珠對自主品牌汽車抱有這樣的態度不足為奇,主要是因為其對自主品牌的現狀不十分了解,對自主品牌的認知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印象中。
自主品牌給消費者留下這種印象不足為奇。由于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相對較晚,在造車經驗、材料技術、制造設備等方面都是“零”開始,所以早期產品與外資產品沒法相提并論。但是自主品牌歷經二十余年的摸爬滾打,非但沒有被外資“干掉”,反而市場份額占比不斷擴大、“拳頭”產品越來越多,單車價格不斷提升。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自主品牌的崛起,實際是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更多實惠,迫使合資品牌給消費者讓利并提供更好的服務。”
從嘲諷到認可自主品牌厚積薄發
2012年初,《top gear》(英國bbc電視臺出品的一檔汽車節目)播出了一期中國特輯,這是令所有中國車迷都非常期待的一期節目。但當觀眾看完了那期節目后,除了恥辱感就是憤怒,節目中多次提到“山寨、劣質”等字眼,甚至用“無藥可救”來形容自主品牌。節目為了追求更好的收視效果會對一些內容“添油加醋”,但不可否認的是,彼時的自主品牌產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山寨”或質量較差等問題,即便沒有這期節目,消費者也心知肚明。
2012~2014年,是自主品牌蟄伏的兩年,同時也是最難捱的時期:市占率連續12個月下降、在轎車市場難尋立足之地、多品牌戰略發展失利,行業甚至對是否還要發展自主品牌進行了激烈爭論。
在這一時期,自主車企深刻意識到產品本身才是決定市場地位的關鍵因素,通過基于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了解和快速反應,結合之前積累的造車經驗,自主品牌推出了一批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新品,在品質方面對標合資競品,在配置上超越同級產品,逐漸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例如帶領自主品牌找到suv市場藍海并做大做強的哈弗;在沸沸揚揚的輿論中收購沃爾沃并進行品牌整合的吉利;代表自主品牌登陸2015年北美車展的廣汽傳祺等。在自主車企的不懈努力下,自主品牌市占率自2014年9月開始回升,并且依靠緊湊型suv,逐漸在suv市場上建立了“根據地”。
在競爭中,自主品牌產品在配置、功能性、質量方面不斷升級,如長城汽車wey品牌的collie智慧安全系統、長安的藍鯨動力、上汽的藍芯發動機等,這些創新突破涉及制造業、機加工、電子設備等方方面面,可以說,自主品牌的研發制造能力已然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近日,原《top gear》主持人、素有毒舌之稱的jeremy clarkson在2018年駕駛部落(drivetribe)中評價紅旗l5說道:“not the best car i‘ve ever driven but almost certainly the coolest.(這不是我所開過的最好的車,但我幾乎可以肯定它是最酷的。)”遙想在2012年的《top gear》中國特輯中,他在節目最后還嘲諷:“5年后中國汽車將會是怎樣?”顯然,自主品牌通過5年臥薪嘗膽,給了他一份出乎意料的答卷。
從設計到制造自主品牌脫胎換骨
jeremy clarkson在2012年《top gear》中國特輯中穿著一身假冒名牌的情景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假名牌包、假名牌衣服、假名牌手表……通過這種鋪墊方式,jeremy clarkson在節目中引出了當時自主品牌仿造跨國車企產品的情況。
不得不承認的是,由于發展歷程較短,自主品牌初期往往采用逆向研發的方式盡快推出產品。但2014年后,自主品牌迎來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在從車輛設計上,自主品牌經歷了不同的嘗試,有些車企強調“中國元素”,有的車企高薪聘請國外知名設計師,有些則注重培養本土人才。無論選擇了何種方式,如今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的自主品牌產品再沒有了外資產品的影子,包括榮威rx5、wey品牌系列產品、傳祺gs8在內的諸多自主品牌產品的造型設計,都已經被消費者接受,甚至車展上經常能看到外國設計師在自主品牌前駐足看車。
不光是車型設計,自主品牌在制造方面更是經歷了巨大革命,但這也是行業外人士難以察覺的。如今,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1.3l、1.5t、1.5gdit、2.0t汽油發動機和2.0t柴油發動機,多次榮獲“中國十佳發動機”稱號;自主研發的7dct雙離合變速器,榮獲“世界十佳變速器”稱號。包括長安、吉利、傳祺等品牌在內的自主車企,也都多次獲得發動機和變速器方面的獎項。此外,從技術先進性,發動機功率、扭矩,變速器齒比范圍、換擋速度等重要指標來看,自主品牌設計的發動機和變速器在諸多方面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梢哉f,自主品牌已經具備了獨立的正向開發、建模測試、試驗論證的標準體系和能力。
在產品品質上,自主品牌同樣不輸外資品牌。許多自主品牌汽車生產工廠的設備先進程度、自動化率及操作規范程度,均超越外資車企的在華合資工廠。以長城汽車為例,徐水工廠二期焊裝車間擁有525臺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自動化率高達100%。廠區內的物料運輸通過機器人完成,完全杜絕了少送、漏送、錯送等問題。工廠的焊接設備采用德國博世焊機,有效控制白車身焊接質量,主焊線采用德國柏塞在線檢測技術保證白車身精度,其精確度和一致性遠高于人工作業。下線車輛要通過各車間2000多項的品質檢驗,并對沖、焊、涂、總四大工藝實施精度管控、在線監測,實施動態的測量、分析、改進和控制。
產品的質量是品牌信譽和企業生存的根本,在這方面,自主品牌取得了長足進步。j.d.power 2017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顯示,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新車質量的差距連續第七年縮小,2017年兩者的每百輛車問題數(pp100)已進一步縮小至13分。從2000年j.d.power第一次開展中國新車質量研究至今,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的pp100差距已從396分縮小至13分??梢钥闯觯灾髌放圃谥圃旃に嚭图夹g上不是“粗制濫造”,而是居于世界先進行列的“尖兵”。
從學習到引領自主品牌正在改變行業
曾幾何時,記者經常聽到購買自主品牌產品的消費者這么說:“買自主品牌產品是因為自己有愛國情懷,自主品牌不容易,應該予以支持?!钡鳛橐幻M者,不應該為情懷買單,市場優勝劣汰的法則也不會因為少數人的憐憫而放慢對弱者的審判。自主品牌想要走向世界不能靠國人的情懷,只有頑強地向上沖擊并對外資品牌發起挑戰,才能真正經得住市場的考驗和歷練,贏得一席之地。
如今,新一代的自主品牌車主不僅更多,還更年輕、更懂車,每當記者與他們聊起來為什么選擇自主品牌時,這一群體無不談及功能性、性價比和品質感。事實上,年輕人對物質要求高,是最能代表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一群人,他們追求最新技術、最頂尖的手機、最具潮流的服飾搭配,而自主品牌產品能夠成為年輕人的選擇,說明了他們對自主品牌的認可。
不斷突破的自主品牌沒有辜負消費者的期望。事實上,自主品牌是對市場需求響應最快的車企:面對年輕人對互聯網的需求,自主品牌率先引入更智能的車機系統,并為消費者提供了終身免流量服務;出于對乘車人安全的考慮,自主品牌率先將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作為產品標配。魏建軍表示:“wey要終結合資品牌在中國的暴利時代?!睆默F在情況看,自主品牌做到了。
自主品牌把“向上突破”作為發展的方向,現在看這個目標已經逐步實現。自主品牌正在給消費者帶來越來越多的實惠與驚喜。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