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制造業企業信息化的整體水平不高,實現工業控制自動化的企業占34.2%,有簡單的辦公自動化的企業占五分一,已經開始實施企業管理信息化的企業占44.8%。
專家認為,在未來三年內,整個制造業行業對信息化的需求將會有較大的增長,主要集中在oa(辦公自動化)、工業控制、erp(企業資源計劃)三個領域。同時,眾多制造業用戶也亟須了解國內同業實施案例、行業整體狀況及發展趨勢。
據了解,全球五百強企業中至少有208家是制造企業,而這200多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占到了五百強企業總收入的44.7%。
目前,我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還是依靠工業。但工業中采掘業由于受資源的限制,不可能快速增長,因此制造業仍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作為制造業組成單元的工業企業,其發展狀況將直接影響到國家時經濟收入和綜合國力的強弱。
經濟競爭力體現為企業競爭力,而企業競爭力又體現為產品競爭力。所以,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是當前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中央明確指出:“繼續完成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專家指出,國家提出的這一發展戰略,不只存在于“十五”一個五年計劃中,也是未來我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針。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