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廣泛應用于農業排灌、水利工程、農村飲水、植物保護、抗旱救災等,是農民增產增收重要工具,是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有力保障。為了促進我國離心泵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保證農業豐收和增加農民收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1995年第1季度、1996年第2季度、1997年第2季度對離心泵產品質量實施國家監督抽查后,于2003年第1季度再次對其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
抽查概況
本次抽查了北京、天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等6省(市)27家企業的27個產品,抽查企業數約為全國離心泵生產企業總數的9%。抽查的企業中,既有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也有私營、獨資和股份制企業;有產量大、生產能力強的主導企業,也有產量小、生產能力低的非主導企業。抽查結果基本代表了目前我國離心泵行業的質量水平。
本次抽查結果按企業明示標準判定:合格產品23個,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5.2%。與1995年第1季度、1996年第2季度、1997年第2季度離心泵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的產品抽樣合格率62.5%、87.9%、80.8%比較,這次抽查的合格率由60%左右躍升至相對穩定的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離心泵產品質量持續提高,國家監督抽查對提高和穩定離心泵產品質量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從抽查中發現,目前離心泵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有:
1、規定點流量揚程、規定點臨界汽蝕余量、規定點效率等主要性能參數不符合要求。本次抽查中,主要性能參數存在不合格的產品有10個,占所檢產品總數的37.0%。
2、靜平衡、標志項目不合格。主要是靜平衡超差,標牌不規范等。本次抽查中靜平衡、標志存在不合格的產品有22個,占所檢產品總數的81.5%。
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1、有的企業生產、技術能力低,生產設備落后,加工、鑄造工藝較差,無基本的檢測設備,導致其產品質量不合格。
2、有的企業未嚴格執行產品檢驗制度,生產的產品質量得不到有效監控。
3、有的企業剛轉制完畢或處于轉制階段,其生產、管理較混亂,經濟效益差,沒有資金用于改進產品質量。
4、有的企業對非主導產品的質量不夠重視,企業不愿花費過多的人力、財力去提高產品質量。
5、有的企業為搶占競爭激烈的離心泵產品市場,采取偷工減料,減少加工工藝環節等手段來降低成本,以低質低價沖擊離心泵產品市場。
提高質量的措施
1、企業應增加技術投入,進一步提高離心泵產品技術含量。從本次抽查中產品的主要性能參數不合格的企業有10個,占所檢企業總數的37.0%。這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離心泵行業技術水平不高。建議行業主管部門督促企業多方籌措資金,對產品進行技術改進、開發,生產技術含量高、性能優越又具有一定市場的離心泵產品。
2、企業應完善檢測儀器設備,提高檢驗人員素質。本次抽查中不合格企業均存在檢測設備不全或檢測手段落后,檢驗制度執行不嚴的情況。建議企業應增加必要的質量投入,建立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同時,加大對檢驗人員的培訓,嚴格執行出廠檢測制度,使產品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3、加大監督抽查力度,整治市場經營秩序。目前,我國離心泵產品市場競爭激烈。部分企業為搶占市場,采取偷工減料、減少加工工藝等手段來降低成本,以低價低質產品沖擊市場。為此,應加強監督抽查力度和后處理措施,著力整治市場經營行為,凈化離心泵經營市場,給生產企業提供良好的競爭環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