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是各個工業化或后工業化國家的主導產業。目前,在我國工業化的歷史進程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基礎產業,機床行業的重要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因為它直接牽動著中國工業結構升級的速度。幾年來,沈陽機床集團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國機床制造業的品質和地位。今年,沈陽機床新開發的40多種產品不論從外觀造型、制造質量還是從產品可靠性來看,都代表了中國機床的最高水平,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專家據此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沈陽機床已進入世界機床第一方陣。”應該說這個評價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沈陽機床從科技攻關到實現技術跨越的真實寫照。
搭建企業自己的技術跨越通道
高速、高效、高精度一直進我國數控機床與國外產品的主要差距之一,每年因這三項指標的差距而必須進口的數控機床占進口總量的60%以上。當我國數控機床的發展經歷了30年的跌宕起伏之后,沈陽機床挺身而出擔負起迅速縮短與國外競爭對手差距的歷史重任。2001年11月,沈陽機床一舉囊括了“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中機床行業全部三項研發課題。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三項攻關課題瓜熟蒂落,制約國產數控機床發展的關鍵與共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三個研發課題共取得18項關鍵共性技術成果,實現12項技術創新,延伸開發了5種新產品。它標志著高速、高精、高效產品格局已在沈陽機床形成,中國數控機床已經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
沈陽機床是我國機床產銷量和數控機床產銷量國內排名第一的企業。上世紀90年代中期,面對國外數控機床占據國內大半壁江山的狀況,沈陽機床提出了“以裝備中國為已任”的響亮口號,并把這一口號變成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腳步。通過引進技術、合資合作、自主開發、聯合設計等多種模式,充分利用國內外技術資源和智力優勢,沈陽機床最終搭建起屬于企業自己的技術跨越通道。“九五”期間,沈陽機床開發了45種數控機床新產品,產值數控化率從1995年不足10%上升到2002年的52%,這標志著沈陽機床的產品結構實現由普通機床為主向數控機床為主的戰略性轉變。而這一切,為國家科技攻關課題落戶沈陽做了有力的鋪墊。
對這一過程,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陳惠仁有個十分形象的比喻,就是從“不見塵土”到“踩到影子”,即原來連競爭對手奔跑時揚起的塵土都看不見,經過奮力追趕現在已踩到影子。
這是個歷史性的跨越
產品進入重點行業核心制造領域
今年5月,在上汽集團某汽車企業發動機凸輪軸端面加工生產線國際招標中,沈陽機床生產的高速臥式加工中心戰勝了包括有“數控機床之王”之稱的國外競爭對手一舉中標。這不是沈陽機床第一次戰勝國外對手。兩年前,在上海磁浮列車軌道梁加工設備數控銑鏜床國際招標中,沈陽機床就戰勝國外強手并創造了交貨期最短、制造水平最高的記錄。2002年9月,中標西北某企業汽車發動機缸蓋生產線,使沈陽機床成為中國第一家為汽車制造業關鍵零部件提供柔性生產線的企業。汽車被稱為“改變世界的機器”,大批量生產的汽車工業,特別是轎車工業對數控機床可靠性的要求極為嚴格,如果因機床故障停車一分鐘,也會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國產數控機床能否進入轎車工業是一場極為嚴格的考驗。沈陽機床經受了這種考驗,并使自主開發的數控機床批量進入國內三大汽車集團。鮮為人知的是,為神舟號載人飛船燃燒室加工開發的特殊銑床,為核電鍋爐加工開發的特高行程的數控立式車床,為國內最大的某玻殼生產企業提供的背投玻殼數控轉臺式壓機等與眾不同的產品同樣出自沈陽機床。這說明,沈陽機床已經具備進入重點行業核心制造領域的超凡實力。沈陽機床數控成套裝備集成的關鍵制造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而掌握核心技術就意味著企業有機會獲得商業價值鏈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并領行業和技術的發展。
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創建世界知名公司,是沈陽機床的目標。在朝這個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沈陽機床通過建立企業內在增長機制,從2000~2002年利用三年時間使經濟總量翻了一番,等于再造一個“沈陽機床”。今年,沈陽機床再次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呈現在世人面前。預計到今年底,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機床產量等主要經營指標同比增長均在70%以上。新機制同時也為技術創新搭建了平臺。今年開發的40多種數控機床新產品都是為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而開發制造的。差異化的品牌優勢使沈陽機床不僅贏得了巨大的市場,也奠定了“機床航母”在國內同行業難以動搖的地位。
據權威部門預測,到2005年,中國機床消費將超過7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市場。這個世界第一的市場誰主沉浮?沈陽機床以產銷量和新產品開發“雙提速”的實踐作出了回答。在沈陽機床發展的藍圖上,挺進世界機床20強是個已經“踩到影子”的目標。在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新遼沈戰役中,沈陽機床憑借技術優勢已先行一步:建設中國數控機床開發制造基地。而“機床之鄉”的歷史復興將向人們證實:“沈陽機床”是中國裝備制造的脊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