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機生產企業數量大,如果算上零部件生產企業,有一定規模的也有4000多家。從規???,有數萬人的特大型生產企業,也有數十人的小作坊;有國外跨國公司與我國的合資企業,也有國有企業和眾多民營企業。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資本從農機這個競爭性領域退出,近幾年農機企業的民營化進程加快,不少大型國有企業變成民營。
進入21世紀,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農機工業和農機化事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在我國的諸多農機產品中,不僅種類繁多,其技術含量有高也有低,但總體來看與國外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與我國農村的市場需求也存在一定距離。我們只有認清形勢,才能明確我們的任務,根據新變化開展農機產品和技術的普及工作。據分析,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呈現出以下新的特點:
——農機產品正在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發生變化。隨著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傳統的作物種植面積逐步減少,經濟作物和果蔬種植面積增加;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等環保措施的實施,使農業種植面積減少,這些使得傳統的農業機械產品需求量明顯減少,而經濟作物收種機械、牧草機械和林業機械需求量增長。例如;牧草種植機械、收割機械、打捆機械、草籽收獲機械和牧草烘干機械等成為新的需求;隨著經濟作物面積的增加;諸如土豆、花生、甜菜、亞麻、甘蔗、油菜、棉花和中草藥等經濟作物收獲機械成為農民急切需要的機械;隨著農業部優勢農產品布局的確定和公布,各種農產品加工機械,特別是優勢農產品加工機械需求急劇增長;隨著農村經濟條件的改善和各地基本建設規模的擴大,挖掘機、裝載機和吊裝設備等農村工程機械需求量成倍增長;隨著農村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有利于環保的農村優惠政策出臺,例如、保護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護性耕作機具得到快速發展,設施農業裝備和節水設備在各地示范項目的帶動下需求增長。
——農機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在逐步提高。傳統的農機具雖然需求量增加有限,但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更新換代產品不斷出現。使現在的農機產品與10年前,甚至5年前都不能同日而語。例如,現在生產的小麥聯合收割機與5年前的產品已無法可比,現在的聯合收割機駕駛室美觀大方,有的帶風扇或空調,大部分有自動報警裝置,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像的;拖拉機更是向大功率方向發展,擁有小四輪拖拉機的用戶,正在購買30~40馬力中拖來更新,擁有中拖的用戶更新時必然考慮大拖;三輪農用車越來越像四輪(有的甚至裝到9輪車),四輪農用車(甚至變拖)越來越像汽車,有的其實就是汽車,只不過戴農用車或變拖的帽子而已。
——農業機械化正在逐步走向市場化。我國各項法規的出臺和政府機構的改革,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需要而進行的,隨著這幾年中央和地方有關法規的出臺和機構改革,使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正在逐步走向市場化??鐓^機收的主要動力應該說來自市場,它的成功證明了市場的力量。只要適應市場需求,符合市場發展規律,這樣的事物總會得到發展,如果再加上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就會得到迅速發展。拿農機推廣為例,如果一項技術或一個產品適應市場需求,推廣起來就比較容易,甚至會大見成效;如果這項技術或產品不成熟,不適應市場需要,推廣的結果就會是“推而不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市場是只無形的手,”雖然我們看不見它,但它的力量有時是很大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