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8年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抽查結果出爐
“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質量受關注
本報訊 (龍志強 記者傅江平)近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8年帶過電流保護的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通報。據該通報,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6.7%,不合格項目集中于“驗證額定剩余接通和分斷能力”。
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家用電器時,為防止人身觸電、電氣火災及電氣設備損壞,往往需要用到一種用電安全防護性產品,即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實現自動斷電。作為房屋裝修時必裝的用電安全小型設備,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對于保障人們日常用電安全特別重要,其質量一直為監管部門所關注。
此次通報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深圳市生產、銷售的帶過電流保護的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開展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抽檢依據主要包括《家用和類似用途的帶過電流保護的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rcbo)第1部分:一般規則》(gb/t16917.1-2014)、《家用和類似用途的帶過電流保護的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rcbo)第22部分:一般規則對動作功能與電源電壓有關的rcbo的適用性》(gb/t16917.22-2008)等標準,抽檢項目包括耐異常發熱和耐燃試驗、溫升試驗、剩余電流條件下驗證動作特性、驗證額定剩余接通和分斷能力、在過電流條件下驗證動作特性等項目。
總體來看,2018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共抽查14家企業生產銷售的18批次產品,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3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6.7%。
從抽查領域來看,生產領域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0%,而流通領域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1.4%,不合格產品均在流通領域發現,分別是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利鑫低壓開關經營部、寶安區新安合勝通建材商行和光明區公明鑫華通電器店。由于生產領域是生產企業直接承擔了產品質量的監管職責,較好地保障了產品質量的合格率,而流通領域中銷售企業并不直接承擔產品質量的監督職責,導致其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不合格產品發現率較高。
從不合格項目來看,3個不合格項目均為“驗證額定剩余接通和分斷能力”,該項目極其重要,是該類產品ccc認證的強制性項目。如果此項目達不到要求,當線路中出現剩余短路電流時,產品在承載、接通和分斷剩余短路電流時就可能造成爆炸損壞,或產品拒動而起火燃燒,進而危害到人身和設備安全。
從不合格影響因素來看,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觸頭材料、尺寸和終壓力的影響。如果觸頭采用劣質材料,或者尺寸偏小,或者終壓力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一旦線路中出現剩余短路電流時,可能使產品接通時不能正常分斷,或者分斷時電弧無法及時熄滅,進而導致產品熔焊,或者內部導電部件燒斷使產品無法接通,或者操作機構損壞使產品不能閉合。二是零序電流互感器的影響。試驗過程中出現產品通斷時間較長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零序電流互感器飽和引起二次信號畸變或無輸出,從而造成產品延時分斷甚至無法分斷。零序電流互感器飽和主要是選型不合理或者使用了劣質產品造成的。當產品不能正常分斷,通斷時間長,可能會燒斷內部導電部件使產品無法接通,或者損壞操作機構使產品不能閉合。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