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包裝與食品機械行業發展的重點還是產業結構調整,預計到2005年我國包裝機械產量將增加到67萬臺(套),到2010年將增至93萬臺(套)。靠簡單的重復,擴大生產數量,靠向上游、向下游延伸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我國包裝機械業必須走專業化生產的道路。要發展中高檔設備,努力提高技術含量,把產品做精、做細、做專、做強,靠技術進步來推動行業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仍將是2004年的主題,這是專家作出的預測。
目前,世界各國對包裝機械發展十分重視,集機、電、氣、光、生、磁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品不斷涌現。生產高效率化、資源高利用化、產品節能化、高新技術實用化、科研成果商業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包裝機械發展的趨勢,這也是我國包裝機械業的發展方向。對于我國的包裝機械生產企業,并不是求大求全,而是應求精求專。美國、日本、意大利的包裝機械生產企業大部分規模不大,但專業化程度很高。
在“十五”期間乃至2010年,我國包裝機械業要著重進行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調整。在產業結構調整上,要提高生產集中度,促進專業化、系列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對市場的適應能力;要積極發展和扶持一批擁有名牌產品的重點骨干企業,加快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形成行業排頭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從而加快產業提升。
在產品結構調整上,要改變目前產品結構中以低技術含量為主的狀況,淘汰一批低效高耗的、低檔次、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學習國外先進技術,開發生產高效低耗的、產銷對路的大型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出“新、奇、特”的包裝設備,加速包裝機械的更新換代,開拓國際市場。
在組織結構調整上,要成立跨部門的企業集團,樹立大行業的全局觀念,進行組織結構優化組合,實現行業資產優化配置,統一思想,強化管理,形成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要明確我國包裝機械業的發展重點。據有關專家分析,“十五”期間乃至2010年我國包裝機械業重要門類產品發展趨勢如下:
袋成型—充填—封口設備:發展系列化產品及配套裝置,解決對物料的適應性、配套性和可靠性問題;采用先進技術,提高速度,同時開發可適用于單膜和復合膜兩用的包裝機;盡快開發性能可靠、高水平的粉粒自動包裝設備。
啤酒、飲料灌裝成套設備:開發適用于10萬噸/年以上大型啤酒、飲料灌裝成套設備(包括裝箱、卸箱、殺菌、貼標、原位清洗等);發展具有高速、低耗、計量精確、自動檢測等多功能全自動大型成套設備。
稱量式填充設備:發展各種形式的稱量填充設備,著力提高速度和精度以及穩定性和可靠性,并與自動包裝設備配套。
裹包設備: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操作安全性;除塑料薄膜裹包設備外,要開發折紙裹包設備;大力發展與裹包設備配套的各種輔助裝置,以擴大主機功能應用面。
捆扎包裝設備:發展多種形式的捆扎機械;重點開發小型臺式和大型塑料帶捆扎設備及重物(如鋼材)的自動連續鋼帶捆扎機,開發小型紙帶捆扎機,開發小型紙帶捆扎機,推動果蔬、日用百貨、工業材料包裝自動化水平的提高。
無菌包裝設備:要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提高速度,完善性能;發展大袋無菌包裝技術和設備;研制半液體無菌包裝設備,使無菌包裝設備產品系列化;發展杯式無菌包裝設備,使無菌包裝設備產品系列化;發展杯式無菌小包裝機械產品,以填補國內空白。
真空、換氣包裝設備:發展適用于袋容量較大的連續或半連續真空包裝設備和將所需氣體按比例充入袋內的高速換氣包裝設備。
瓦楞紙板(箱)生產設備:發展寬幅(2米以上)、高速成套設備;在中輕型設備上注重成套性;拓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深度的廣度,重在提高性能,提高可靠性。
制罐設備:研制無汞焊接和專用電源,提高生產速度;發展復合罐、異型罐和噴霧罐等多種、系列制罐成套設備及相應的制罐生產線。
環保包裝機械:開發各種小包裝用紙袋的生產設備和以紙基材為包裝材料(容器)的包裝設備,以適應環境保護的要求;推廣和完善蜂窩紙板制造技術,加快以紙代木;推廣和完善紙漿模塑制造技術,擴大應用面,如向電子產品包裝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