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與規模產業化能力。雖然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全部商品出口增長率貢獻高達近40%,已成為中國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但是高技術產品的技術水平仍缺乏國際競爭力,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核心技術仍基本上依賴外國。提高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成為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一道迫切的課題。
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人眼像差儀的蘇州六六視覺科技公司走在了中國企業的前列。2003年12月28日,該公司成功研制的準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矯正系統通過了專家鑒定,并被一致評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重大關鍵技術如人眼像差測量技術、人眼像差矯正技術、準分子激光恒能控制技術、高斯光斑勻光技術、角膜手術區域粗糙度控制技術、手術過渡區二次曲面圓滑修邊技術等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準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矯正系統成為世界上第一臺真正實現主觀式像差儀和準分子激光眼科治療機的互聯系統。該項目共申請了17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9項,項目中的創新技術已經獲得美國、日本、中國、中國臺灣的專利,德國、法國、意大利和韓國也都受理了專利申請。
有關方面的專家認為,準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矯正系統的研制成功并實現產業化,是我國高科技眼科醫療器械歷史性的重大科技突破,對振興國產大型精密醫療裝備有著積極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將會推動我國眼科器械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
長期以來,我國醫療器械的高端市場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出口的醫療器械產品也是中、低檔次的,在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可言。
前身為蘇州醫療器械總廠的蘇州六六視覺科技公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走上了科技興業的道路。公司不僅積極開展產學研聯合行動,而且特別注重海外愛國留學人員的尖端技術成果。1998年,公司與美國一家公司的華人合作,開發出了國內第一臺準分子激光眼科治療機,打破了國外產品在中國市場壟斷的局面。
隨后,公司又與業內著名的留美華人賀極蒼博士進行合作,率先研制出了具有原創性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世界上第一臺人眼像差儀。2000年4月,該產品在美國眼科和視光學科技大會上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后續產品準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矯正系統被科技部立為重大科技進展項目,同時也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的國家重點產業化項目。據最新的查證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國外還沒有研發并生產出真正的波前像差引導的準分子激光治療機。
蘇州六六視覺公司利用高新技術成功改造了傳統產業,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增強了國際競爭力。據公司董事長周永耀介紹,目前準分子激光眼科治療機和人眼像差儀已實現銷售并開始用于醫院的臨床治療。他還表示,準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矯正系統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預計2004年可銷售30套以上,到2006年大約可實現銷售150套以上,其中50套計劃出口到美國,經濟效益將非常可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