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機械工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2024-05-12 22:28:47 來源: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437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2003年創歷史新高 2004年形勢繼續看好

2003年中國機械工業成功地克服了“非典”疫情和原材料大幅提價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取得了歷史上少有的良好業績。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結構全面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和主要產品的產量,無論是總量還是增量均創歷史新高;行業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明顯增強;展示出機械工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前景。

展望2004年,我國機械工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有望再創佳績。

一、2003年經濟運行總體水平發展到新的階段

(一)中國機械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下同)經濟主要指標和產品產量創歷史最高:

工業增加值6200億元,增長26.05%;

工業總產值25309億元,增長31.90%;

產品銷售收入24324億元,增長33.32%;

利潤總額1531.6億元,增長48.71%;

外貿出口額583.24億美元,增長48.88%;

汽車產量444.37萬輛,增長35.20%;

其中:轎車201.89萬輛,增長83.25%;

發電設備產量3700.6萬千瓦,增長74.88%;

數控機床產量36813臺,增長47.73%。

(二)生產全面快速增長

1、產品產量全面大幅增長

在統計的124種主要機械產品中,同比增長的111種,占總數的89.51%;發電設備、轎車等16種重要產品增幅在50%以上,如此多的重要產品,實現如此高幅增長,在歷史上是首次。

特別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快速增長,對機械工業產品結構的提升,滿足國民經濟發展急需,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如數控機床、高精度機床、大型機床為滿足航空航天工業、船舶工業、重電機工業等的改造做出積極貢獻;發電設備增長74.8%,產量超過原定“十五”計劃中五年計劃總產量(7000萬千瓦)的一半多,對解決當前電力工業急需,滿足近年新增裝機3000萬千瓦的要求貢獻很大;汽車產量躍上400萬輛臺階,在世界的排名由2002年第5位上升至第4位。

2、月產值和主要產品月產量逐月穩步提升,顯示了機械工業克服困難、穩步增長的態勢

考慮到“基數大”和“非典”的沖擊,原來估計機械工業2003年實現高速發展有相當大困難,但經過上下努力,產值和許多重要產品產量逐月穩步提高,至去年12月創造了單月歷史最高水平。如:12月轎車產量達20.9萬輛,發電設備647.3萬千瓦,數控機床4066臺。凸現了機械工業穩定均衡增長的態勢。

3.機械工業對全國工業高速發展做出較大貢獻

2003年全國工業(總產值現價)以27.18%的高速增長,機械工業對其增長的貢獻率達20.24%,居各行業之首。是拉動工業高速增長的重要行業。

(三)市場和銷售形勢良好

1.在消費、基建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時發力的形勢下,機械產品市場形勢紅火

2003年汽車銷售約445萬輛左右,目前的銷售量排在美國(1200萬輛),日本(800萬輛)之后,超過德國(350萬輛),從上年世界第四位進居第三位。

電工產品,隨著電力供應緊張,電力建設迅速升溫,2003年新增裝機2793萬千瓦,今后幾年還將以更大幅度增長,幾個發電設備主機廠,手持訂單都達到幾十億元。

還有機床、重型機械、機械基礎件乃至農業機械,市場需求形勢都很好。

2、產需銜接逐月提高

2003年機械工業產銷率穩定提高,一季度94.02%,二季度96.75%,三季度97.24%,全年達97.85%,其中12月當月達101.58%的高水平,產銷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四)經濟效益繼續提高,利潤、稅金總量和增量同創歷史最高

1、虧損企業虧損面縮小,虧損額減少

機械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面連年不斷減少,1998年27.43%,2002年減至20.04%,2003年大幅減少至17.55%。

虧損企業虧損額連年減少,2001年205.07億元,2002年降至193.06億元,2003年已降至179.80億元,比上年減少了9.45%。

2、實現利潤大幅增長

全年突破1500億元大關,達1531.6億元,比上年增長48.71%。2003年機械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凈增500億元,2003年的利潤總量和增量都是歷史新高。

3、上繳稅金繼續增長

全年達1030.4億元,比上年增長24.19%,交納稅金比上年增加200多億元。

4、主要經濟指標全面改善

2003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與2002年比較,全面改善。如銷售收入利潤率6.30%,比上年提高了0.65個百分點,勞動生產率67289元/人,比上年也有較大提高。

(五)各行業全面快速發展,汽車行業的支撐作用明顯

2003年各行業產值高速增長。最高的工程機械行業增速達54.33%,其次是重礦行業40.17%、文辦設備行業37.79%,汽車行業的增速為35.24%,增速最低的食品包裝機械行業也有16.41%。

汽車行業占全行業產值的比重為35.94%,對增量部分的貢獻率為38.88%,除汽車行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占比為64.06%、貢獻率為61.12%;其中電工電器行業分別為21.99%和28.50%。

汽車行業實現利潤占全行業的比重為47.84%,對利潤新增部分的貢獻率為50.68%,除汽車行業以外的其他機械行業比重為52.16%,貢獻率為49.32%。

二、改革、開放、科技進步取得新進展

(一)改革、改組有聲有色,多種所有制經濟得到迅速成長

1、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提高了機械工業的市場適應能力

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得到更快發展,機械工業資本多元化明顯增強了行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2003年機械工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總產值增長15.52%,貢獻率11.03%;民營企業增長31.96%,貢獻率45.00%;三資企業增長43.60%,貢獻率43.97%。十年前的1993年,機械工業總銷售額中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三者之比為72:10:18,五年前的1998年為50:20:30,2003年為15:36:49;十年前的1993年機械工業利潤總額中三者之比為62:16:22,五年前的1998年(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為負數):50:50,2003年為7:56:37。可見,目前三部分企業中民營和三資企業在行業銷售收入的總量中已占大頭,三資和民營企業的利潤更已占到了90%以上。

2、并購重組活躍 ,行業自身結構優化步伐加快

2003年機械工業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改制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工作有實質性進展,重大骨干企業改組、并購的重大事項迭出。先后有東風汽車的戰略重組、新疆特變電工并購沈陽變壓器和魯能泰山電纜、北京第一機床廠與大隈的合資遷建、長沙中聯重科并購浦沅工程機械、北汽福田收購河北宣化工程、鄭州宇通客車接手鄭工集團,上海電氣集團推出資產總量達80億元的108家企業向境內外招商引資進行改制重組等。

一些行業還邁出了并購境外機械制造廠的新步伐。如大連機床(集團)公司收購了美國英格索爾公司下屬的專用機床廠,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重組方式對聯合美國工業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美國拉削機床工具公司、北亞當斯制造公司及阿拉伯機床公司)實現跨國經營和控股管理。汽配行業萬向集團公司收購了美國洛克福特公司、gbc公司,使海外兼并收購企業達到26家。

(二)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機械工業快速發展

1、新產品快速發展

2003年機械工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38.93%,在機械工業總產值增長31.90%中,依靠新產品拉動的達7.98個百分點,占四分之一。產品結構、技術結構調整的成果,集中反映于新產品發展取得突出成績。

2、技術進步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機械工業為重大工程項目提供關鍵裝備的能力和信心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重大工程技術裝備的自主研制和生產取得重大成果。以當前最急需的電力工業裝備為例。三峽電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混流式70萬千瓦水輪發電組,已掌握其核心技術。左岸電站已投產的6套機組中,其核心部件中最大直徑10米多,凈重400多噸的水輪機轉輪在國內組焊4套;

又如以當前眾所關心的汽車產量為例,轎車在汽車產量中的比重,2002年為30.55%,2003年上升至45.43%,產品結構升級很快。

再如機床,在快速發展的數控機床產量中,加工中心增長迅速。五軸聯動葉片加工中心、大型數控龍門車銑加工中心、大型落地鏜銑加工中心、五面加工中心、大型車削加工中心等都已研制成功,一大批高檔數控機床進入用戶關鍵生產部位。2003年國際機床展中,39臺五軸聯動機床國產的占了18臺,改變了國際強手對我國壟斷的局面。

(三)對外經濟貿易達到新的高度

1、出口交貨值快速增長

2003年出口交貨值3421.28億元,同比增長31.80%,出口率達13.86%,比上年12.03%高1.83個百分點。

機械工業出口率持續提高,1983年不到3%,1993年5.01%,2003年13.86%。

2、外貿進出口增勢強勁,大進大出的格局正在形成

2003年,機械產品對外貿易增勢十分強勁。進出口總額達1559億美元,增長50.15%,是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機械產品進口額和出口額分別達到976億美元和583億美元的新紀錄,同比分別增長50.91%和48.88%,大進大出的格局正在形成。

3、加工貿易發展迅速

2003年,機械工業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575.49億美元,占機械產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6.91%。其中加工貿易出口322.57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5.31%;加工貿易進口252.91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25.92%;實現順差69.66億美元。

(四)地區發展繼續呈現向好的態勢

1、各地經濟增幅普遍有所提高。各地區機械工業高速前行。以總產值為例,31個省市自治區中,除新疆負增長2.77%外,27個增幅在兩位數以上,其中增幅在30%以上的14個;“非典”疫情最嚴重的廣東、北京分別增長31.38%和59.22%。

2、三大都市圈的帶動作用明顯。2003年,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三大都市圈高速賽跑。以工業總產值為例,三地分別以33.78%、31.38%和38.13%的高速增長;利潤總額增速分別為50.67%、55.34%和79.56%。

3、東北發展出現新機遇。2003年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決策的出臺,振興遼、吉、黑三省機械工業老基地的行動已經啟動,在東北經濟振興的新形勢下,機械工業地區發展新的格局是一個眾所關注的問題。

三、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盡管近年來制造業形勢不錯,但以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建立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的要求來衡量,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仍有很多問題急需解決。這些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我國機械工業生產的裝備仍不能很好地滿足國民經濟各部門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機械工業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欧美色综合久久久久久| 婷婷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2021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请|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区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99热精品| 蜜桃麻豆www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