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在經歷了去年第四季度的冷清后,今年1月依舊沒有出現人們企盼已久的元旦、春節雙節旺銷的局面。根據記者對國內7個地區汽車市場跟蹤調查所做的分析,今年1月份,這7個汽車市場共銷售汽車12683輛,比去年12月的17575輛減少4892輛,降幅為27.83%;1月份7個市場銷售額為145504萬元,比去年12月的219957萬元減
少77453萬元,降幅為33.8%。
煙臺汽車交易廣場:出現恢復性增長
1月份煙臺汽車交易廣場銷售各種汽車2341輛,銷售額20951.79萬元,比去年12月增長了24.85%和12.72%(這種增加是在去年12月份銷售大滑坡的基礎上實現的)。銷售出現增長的原因,一是部分微型車銷售數量大增,如上汽五菱和長安汽車,節前降價,銷售增幅三分之一;二是大客車銷售數量大,節前春運拉動需求;三是部分家轎降價,新車型上市供不應求,最典型的是千里馬,銷售數量150輛。另外,1月份比去
年同期增長幅度較大的原因是廣場內銷售商戶增加所致。
西安市汽車自選市場:市場表現平平
1月份西安市汽車自選市場銷售各類車型1060輛,銷售額4853.19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分別下降13%和21%;與銷量大幅下降的去年12月基本持平。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西安市汽車自選市場銷售量較大的車型是:長安系列、昌河面包、五菱之光、佳寶面包、民意面包等。這些具有價格低廉、適用性強、適合西北地區道路及經濟條件的微型客車(包括微型貨車和微型轎車),是該市場有特色的主銷品種,也是西北地區汽車市場的“主力軍”。這也說明,受經濟發展和消費者收入水平的制約,真正作為乘用的轎車還沒有大規模地進入西北市場。
成都西部汽車城:銷售量和銷售額下降過半
1月份成都西部汽車城銷售汽車1846輛,成交金額約1.64億元,分別比去年12月的3724輛和351億元下降50.4%和53.3%,是7個市場中降幅最大的。
1月份成都西部汽車城排在銷售排行榜前6名的是:重慶長安(288輛)、昌河/北斗星(133輛)、福萊爾(133輛)、富康(112輛)、獵豹(104輛)、吉利/美日(99輛),占商城本月銷售總量的47%。可以看出,成都汽車市場的消費水平不高,一些低檔次的微型車還是市場消費的主流。
云南汽車交易市場:降價引發持幣待購
云南汽車交易市場1月份銷售各類型汽車807輛,總成交額為13879.85萬元,分別較上月下降10.3%和7.8%。
1月份該市場在去年12月大幅下滑的基礎上持續低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車市價格頻頻下降非但沒有起到促銷的作用,反而影響了銷售量的進一步擴大。1月份云南各地汽車市場不斷地推出優惠大贈送活動,讓消費者看花了眼,鬧不清楚是降價還是暫時的優惠行為;同時,有些品牌未見動靜,到底會不會動,消費者不能完全看清楚,因此導致消費者中出現持幣待購,銷售量下降便是順理成章的了。
沈陽中國汽車城交易市場:消費者購車檔次降低
1月份沈陽中國汽車城交易市場共銷售各類型汽車833輛,總交易額為6000多萬元,銷量與去年12月持平,銷售額卻下降21%,表明消費者購車檔次降低。
1月該市場一汽佳寶銷量上升13%,特別是哈飛系列本月銷量躍居排行榜第一位,銷售勢頭強勁,其他車型則因“兩節”銷量有所減少。商家認為,節后汽車市場的銷量會出現增長。
上海聯合汽車城:銷售量及銷售額大幅下降
1月份上海聯合汽車城共成交各種汽車1952輛,成交金額2.5億元。銷售量比上月減少51.8%,銷售額下降59.7%。
1月份上海聯合汽車城共成交桑塔納370輛,成交金額4710萬元,占總成交量的19%,排列第一名;成交帕薩特325輛,成交金額7175萬元;成交金杯152輛,成交金額1392萬元,分別名列第二、第三名。
造成1月份汽車銷售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春節七天長假;消費者集中在去年12月購買,使12月份銷量達到一個高潮;1月份車源緊張,提高加急費;上牌費上漲,消費者采取觀望心態。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車貸受阻殃及銷售
1月份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共銷售汽車4564輛,銷售額585億元,分別比去年12月下降12%和25.94%;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北亞車市1月份的銷售統計表明,國產車的市場地位還在增強,進口車只占總體銷量的8%,私人家庭購車以超過90%的比例繼續是消費主體。各種品牌汽車的銷售排行沒有重大的變動,前25名的順序更是基本穩定。
在分析車市銷量下降的原因時,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總經理蘇暉認為,一個主要因素是國家整頓汽車消費信貸業務,貸款門檻提高。2002年京城汽車信貸占到20%,2003年北京市私人通過信貸購車的比例已超過30%。通過全國網上消費者調查和市場問卷調查,有58%的消費者表示將使用信貸方式購車,說明以這種方式購車的潛力較大。汽車信貸受到限制,大大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