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全國同產業相比,上海裝備制造業大類(武器彈藥制造業除外)都具有區位商相對優勢。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約占全國同產業工業增加值的16%左右,位居裝備制造業之首。占全國同產業工業增加值9%~12%的依次是: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普通機械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
以現價計算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7地區34個產業在2003年1-9月期間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分析結果顯示,從整體看,上海裝備制造業的主要國內挑戰來自廣東、江蘇和浙江。
上海裝備制造業中的前三位分別是制冷、空調設備制造;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落后于廣東);起重運輸設備制造(落后于江蘇),上海在這三個中類產業中的產值占產業總產值的比重均低于30%,未形成明顯優勢。而廣東的前三位產業產值占產業總產值的比重均高于50%,復印和膠印設備制造甚至達到84.11%的比重,形成明顯的主導領先地位。相對來說,包括江蘇、浙江、廣東三地在內的南方地區裝備群,主要產能在輕小型裝備上;北方三地的裝備群主要是重型裝備,在全國所占比重明顯較低,除遼寧的船舶及浮動裝置制造和制冷、空調設備制造業,吉林的汽車制造業外,均未達到10%的比重。
除此之外,上海還形成了一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市場競爭力的裝備制造產品,如發電設備(占全國40%),冷凍設備(30%),電梯(21%),程控交換機(24%)等。
按產業排名前3家企業增加值占產業增加值總額比例計算,上海裝備制造業內部集中度整體較高。我們將前三家企業的增加值占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總額70%及以上的產業作為高集中度產業,將前三家企業的增加值占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總額50%-69%之間的產業作為中等集中度產業,則高集中度產業依次是工礦車輛制造業、內燃機制造業、汽輪機制造業、發電機制造業、船舶制造業、鍋爐制造業和農林牧漁水利業機械制造業。中等集中度產業依次是鑄造機械制造業、起重運輸設備制造業、工業自動化儀表制造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