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位于啟東市合作鎮志良橋村的春生谷物種植家庭農場里,多畝綠油油的小麥正處于拔節期,麥地上空,一架無人機正在給小麥噴灑農藥。
初春時節,氣溫快速回暖,麥苗容易出現病蟲害,麥田要加強管理及時噴灑藥物預防。這么多的面積,要靠人工打藥水費工費時。農場負責人施介生介紹:“這架無人機是我們花了近8萬元引進的,只需在電腦或手機上完成設置,它就可以自動工作。”
施介生手持終端輕輕點擊,滿載農藥的無人機便嗡嗡飛翔,所經之處,灑下的霧化農藥瞬間彌漫開來,田里的麥苗隨氣浪搖曳,盡情享受“藥浴”。施介生開心地說:“‘小飛機’一天可以噴藥400多畝,既省時又省力。”
施介生是啟隆鎮人,2016年,他在合作鎮志良橋村流轉了800多畝土地,成立了啟東市春生谷物種植家庭農場。農場主要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擁有平方米辦公場所、2000平方米倉庫和7000平方米混凝土曬場。
優良的品種和優質的種子是農業豐收的基礎。“我們選擇的是‘南粳46’‘南粳5055’‘強勁紅小麥’等優質品種。”施介生告訴記者,這些品種雖然成本高,但是賣出去的價格也相對較高,水稻可賣到1.5元/斤,比普通品種高出3角,小麥可賣到1.17元/斤,比普通品種高出1角。
“去年水稻畝產達550公斤,小麥畝產達450公斤,因為用我們的產品經加工生成的大米和面粉口感好,所以在市場上很搶手。”話語間,施介生很是自豪。
為進一步提高家庭農場的效益,施介生不斷摸索、完善耕種方式。“農場采取小麥水稻連作,再輔助種植少量經濟作物,如大蔥、卷心菜等,充分利用土地。這樣的種植方式,全年可實現總產值200多萬元。”
由于效益明顯,春生谷物種植家庭農場規模也在快速發展,去年,施介生又在東海鎮流轉了多畝土地,并引進了許多先進設備。除了無人機,在農場空地上依次排放著收割機、播種機、施耕機等10多輛農機設備,還投資170萬元建設了一個烘干房。說起這個烘干房,施介生對政府充滿了感激之情:“政府對家庭農場非常支持,建這個烘干房政府給我們補貼了100萬元,現在我們再也不怕收貨時遇到陰天下雨了。”
今年,施介生決定繼續完善種植方式,增加糧食產量,同時拓寬銷售渠道。“往年,我們將谷物統一賣到呂四糧倉,今年我們要依托互聯網著力打響‘春生’品牌,讓春生谷物賣到全國各地。”
來源:中國南通主流新聞資訊門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