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初步統計,2003年全國家用電器產品銷售價格整體下浮了6%。雖然洗衣機價格不像彩電、空調一樣不斷跳水,但去年洗衣機價格下落尤為明顯,以10%的幅度下拉。
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致使中國市場的營銷與國外不相同,在做價格文章時也講究“中國功夫”。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內,國內洗衣機市場以低價位為主的產品占據主導,國產品牌依靠打價格牌爭取了市場主動,但愈演愈烈的低價營銷戰也打掉了一些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而就在企業格局發生轉變之際,采取新的中高價位的適應性策略,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外資家電廠商所采用。漸漸地,洋品牌也嫻熟地運用價格競爭手段。
從2002年開始,牢牢占據高端市場的松下首先在北京開始嘗試改變市場策略,不斷推出普及型低端產品。2003年3月,松下愛妻號在北京的3種主打機型全面調價,降幅幾近15%,6月和9月又拿出若干個品種在部分區域降價,力推中高端特價機,意在攫取不同產品結構層次的份額。慣以低價攻占市場的lg也不甘落后,采用戰略性虧損策略,低價快速切入,lg洗衣機零售價比國產貨還便宜,2003年10月上市的全自動渦輪洗衣機xqb42-28只售988元;而同來自韓國的三星殺得更兇,xqb45-20標價898元。
2003年以來,以日韓為主的洋品牌本土化運作水平日漸嫻熟,緊貼國產品牌慣用的手段,加大了推出“特價機”的力度,從2002年平均三四款增加到五六款。
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柳建國告訴筆者,作為一個跨國品牌,松下的價格文章始終是很理性的,極低的價格秀不會作。松下只會進行良性的價格競爭,只會用產品生命周期來激活價格文章,只會通過規模效應把價格優勢體現出來,實現雙贏和多贏。
2003年12月,在推出全新外觀設計并采用pan a son ic商標的“泡沫凈”洗衣機之際,松下洗衣機鄭重宣布,面向2004年推出的全新中高端全自動,其零售價格定于中等水平,性價比最優,而且松下會努力維持正常的市場價格體系,只對部分型號進行價格競爭力的調整,意在打造全自動洗衣機價格的新標尺。
有關專家指出,從洗衣機市場結構看,零售價格在1500元之內的洗衣機銷售量最大,占到總銷量的57%。洋品牌頻打價格牌,雖是“棋行險招”,卻是“反客為主”之道,將最大程度獲得市場主動權,對中國洗衣機市場從蠶食份額到鯨吞。
在價格策略之外,以松下、索尼、西門子等為代表的外資品牌,還敏銳地洞察到中國家電對全球市場的戰略作用,已改變了產品在全球市場投放的順序,進一步縮短中國與歐美市場產品上市的時間差。在產品完全本土化生產后,跨國公司又適時推行全球化戰略,“全球化+本土化”的研發,不僅使產品更適應本土民眾需求,也使洋品牌繼續保持技術領先的優勢。
2003年,松下審時度勢,針對中國市場需求,專心研發,目的就是為了使中國消費者可第一時間直接體驗到與世界同步推出的新品。為了領導洗衣機技術潮流,松下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對洗衣機更新換代。過去,松下洗衣機每年也只有50%的產品淘汰率,而自從導入全球的研發設計團隊以后,面向2004年推出的松下洗衣機90%是新品,并且實現全球同步上市。
據柳建國介紹,松下洗衣機按照“全球化+本土化”的思路,實現全球產品同步上市后,北京、上海、廣州的消費者選購的全自動松下洗衣機,是與東京、大阪、香港一模一樣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