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要參加3場馬拉松,備賽、住宿、交通加起來,可能要近萬元,具體沒有算過,因為和健康身體比起來這些花銷根本算不上什么。”市區某單位的徐燕已經參加了無錫、成都兩場馬拉松。在每個城市完賽后她習慣在當地住上一晚,晚上找個地方按摩,睡個懶覺后賞賞當地風景,逛逛小巷嘗嘗美味的小吃,再心滿意足地回到金華。
不只在各大城市,市民身邊蘭溪、金東、橫店馬拉松也相繼舉辦,賽事經濟不斷升溫,不管是冠名贊助企業、參賽選手還是觀看者,都明顯地感受到了體育競技帶來的濃濃熱潮。而在這片賽事產業的藍海中,城市品牌借力“產品+賽事”雙輪驅動,吸引了各地跑步愛好者的同時,也實現了體育產業拉動消費的引領作用。
賽事經濟熱潮正彌漫
2019金東綠道·浙江馬拉松團體賽,原定1個半程馬拉松名額兩天時間全部報滿,又追加了300個半程馬拉松名額又全部報滿,成立接待工作組,全力協助與參賽團隊和嘉賓對接,推動相關工作有條不紊開展。
就在上周末,“奕健身連鎖”也在市區三江六岸主辦了一場“櫻花跑”,雖然是企業行為也吸引了200多名市民參加。圍繞體育商品消費,地方政府和相關商家大力對接賽事服務和暴漲的體育健身消費熱潮,拉動了體育健身消費的快速增長。主辦馬拉松已經是很多地方政府每年春季的常規工作。同時引導商貿企業搶抓機遇發展,提供優質、誠信、安全服務。體育協會、餐飲協會、市場協會、旅游協會等組織也積極行動,倡導行業自律、優質服務、展現城市形象、打出商業品牌。
雖說馬拉松的比賽規模在擴大,但是想要參加馬拉松并非易事,因為它是備受歡迎的人氣賽事。健身愛好者老杜告訴記者,他今年想參加無錫馬拉松就沒有報上名。2019錫馬參賽規模擴大為33000人,比去年增加了3000人,但今年有近12萬人報名,其中全程馬拉松的中簽率只有21%,賽事期間外地觀眾及運動員產生的經濟效益總額約2億元,其中住宿占比就超過一半,賽事經濟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打開體育產業新格局
最近東陽橫店小鎮的旅館入住率異常火爆,臨近橫馬比賽區域的旅館,在三個月前就逐漸被預訂。舉辦體育賽事是提高城市形象和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賽事給舉辦地帶來新的資金流入,包括賓館、餐飲、交通、中介服務等服務性行業和部門,而這只是賽事經濟中最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因體育賽事而引起的本地區居民收入增加后,居民將部分增加的收入又在本地區經濟系統中消費,從而對本地區經濟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即將舉行的金華山百公里越野挑戰賽、婺城區莘畈鄉毅行大會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金華自行車運動協會秘書長王雪松已經嗅到了賽事產業給金華帶來的春風般氣息:“之前幾年更多都在布局,現在金華的體育產業正發生著巨大的調整,從啟蒙階段向普及、競技方向開始轉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巨大藍海,對我們來說,它是機遇也是挑戰。”
曾經困惑于低價、仿冒的永康五金業,也已經開始在賽事經濟的商海里遨游。浙江飛劍工貿有限公司特制賽事專用保溫杯,研發部門把諸多針對戶外運動產業的“輕量化”技術應用其中,探索出全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體系,賽事經濟發酵出強大的動能。
來源:金華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