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經發局等市有關部門聯合成立的課題調研組,昨日出爐的初步報告表明,歐盟“兩指令”將對我市電子電氣產品的出口產生嚴重影響,應當引起企業和政府的足夠重視。
2003年2月13日,歐盟公布了《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按這“兩指令”要求,2004年8月13日之前歐盟各國將制定出符合指令所必要的法律、規則和行政規定并使其生效。
廈門市經發局對此十分重視,去年2月底起即通過《信息簡報》和廈門反傾銷信息網等向企業廣泛宣傳“兩指令”。今年2月市經發局聯合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關、質量技術監督局、環保局等部門成立歐盟“兩指令”對廈門電子電氣產品輸歐的影響及對策課題調研組,對全市20多家電子電氣產品重點出口企業進行深入調研。調查顯示,我市大部分的電子電氣產品都使用了6種被禁的有害物質,尋找替代品無疑要增加產品的成本。歐盟“兩指令”的影響不僅限于電子電氣產品本身,還涉及原材料、化工、包裝等上下游行業。“兩指令”已經產生連鎖反應,一些日本企業也適時推出了新的技術標準,將出口歐盟產品的壓力轉嫁到中國的出口制造商頭上。
對歐盟“兩指令”,廈門大多數的電子電氣生產企業都能積極應對,但他們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有:國內關于電子垃圾回收和限制有害物質使用的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建立;電器原材料的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改進,這要求企業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廈門還缺少相關的檢測機構;企業若要維持對歐盟的出口,必將提高企業的成本。
廈門市經發局向相關企業提出建議:首先,要分析產品和原材料、組件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屬于外購配套的要提請有關制造廠、供應商進行分析、評估并采取措施;屬于加工貿易進料或來料加工出口的,要提請合作方研究采取措施。其次,含有有害物質產品的制造企業,要組織有關產品設計單位研究,尋找替代品,修改產品技術標準。企業面臨的并非地方政府所能解決的一些問題,市經發局已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
據了解,廈門市近期將邀請國內研究歐盟“兩指令”的專家、學者對企業進行培訓。還將研究制定替代有害物質的科技發展規劃和新產品開發計劃,探討建立無害原材料的生產商目錄和廈門機電檢測中心事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