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與世界頭號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卡特彼勒合作,得從“螺絲”做起,這話聽起來似乎讓人失望。但對于銷售額幾百億美元的卡特彼勒來說,你的螺絲擰上了它的挖掘機、裝載機,就能賣到三峽工地,就能暢銷歐美市場。
4月25日上午,山東——卡特彼勒全球供應商項目對洽會在濰坊舉行。卡特彼勒公司副總裁墨非先生率領的卡特彼勒全球供應商考察團一行,此次帶來了其在全球40多家配套企業共90多人的國際采購團,與我省87家企業進行面對面的接觸。
87家企業“對付”一個卡特彼勒
4月25日,濰坊富華大酒店國際會展中心,省內87家機械和裝備工業企業的有關人員匯聚一起。他們來這里,瞄準的是同一個目標——世界五百強中最大的土方和建筑工程機械生產企業卡特彼勒。
87家企業來自15個市,其中有山推集團、三角輪胎、濱州活塞等“大哥大”級公司,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小不點”。能讓本企業與卡特彼勒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是他們最大的愿望。
87家山東企業“對付”一個卡特彼勒,為之配套,是省經貿委為了促進山東機械企業的內引外聯,提升機械產業的技術水平,籌備了半年之后為雙方舉行的對接會。
“請來世界頭號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卡特彼勒,就是想借助其技術、市場優勢,把山東的機械企業送上卡特彼勒這艘大船,借帆遠航。”省經貿委副主任鄭興業對記者談起舉辦此次對洽會的初衷。
墨非說,我們不是來投資的
近1萬平方米的會談大廳熙熙攘攘,87家企業與卡特彼勒的各子公司“捉對廝殺”。一些省內企業對此次對接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從記者現場采訪的情況看,一些企業對配套的理解尚有偏差。一家臨沂來的企業表示,造軸承的企業太多了,像卡特彼勒這樣的巨頭如果投資,一般可能會選擇知名的大公司,而像他這樣的小企業機會渺茫。
業內有關人士認為,這其實是一個觀念上的誤區,引來項目和資金是合作,為他人跑龍套則是另一種合作。而后一種合作如果合作對象是跨國企業,合作的效益也許會更加明顯。
卡特彼勒需要的恰恰是后一種合作。卡特彼勒公司副總裁墨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方面對省經貿委、濰坊市聯系這么多企業與之對接感到高興,同時,也為有些企業的說法感到疑惑。“有些企業一問就是我們能投資多少,能建多大的項目,我覺著這種想法值得斟酌。其實,你能為我把一個螺絲做好,就能為雙方帶來很大的利益。”
合作得從“螺絲”做起,這話聽起來似乎讓人失望。但對于銷售額幾百億美元的卡特彼勒來說,你的螺絲擰上了它的挖掘機、裝載機,就能賣到三峽工地,就能暢銷歐美市場。
被看中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為卡特彼勒這樣的大企業配套,也就是說你的東西別人需要才行,否則只會是一廂情愿。
但恰恰是在滿足別人需要這一點上,我們一部分企業做得很不夠。一些專家介紹,我們常說山東工業門類齊全,各門類之間可以互為補充。但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每一個門類后面都有許許多多的企業在互相擠推,子午胎掙錢,你上我也上;鋼材好賣,你產我也產。到了銷售時才發現,產品型號類似、種類相同,大家都想賣,怎么辦?又拾起了老辦法,大家競相壓價,至于賺錢不賺錢,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低層次的重復建設不僅難以為國外大企業配套,就是省內企業之間配套,也難以互成體系。
但與跨國大企業對接,通過為之配套拓展海外市場,是一個大趨勢。“你搞汽車掙錢,我就看能不能讓你的汽車用上我生產的一點什么東西,也讓我發財。”24日下午從青島趕到濰坊的青島鴻達公司總經理張海德,與記者交談起來,“我們想向卡特彼勒推銷我們的曲軸,如果能成為他們的供應商當然很好,如果不行,就看能否為他們產些別的配件。”
據記者了解,鴻達的曲軸已經成為本田等大公司的供應商,一年能賺不少利潤,但張海德的目標不僅僅限于此,他說,能成為卡特彼勒的供應商,向海外進軍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事實上,卡特彼勒此次帶來了其在全球的40多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涵蓋了輪胎、輪軸、主板、鋼板、緊固件、發動機等20多個領域,而像海格森、米其林、考樂斯等供應商也是世界著名的大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說,能成為卡特彼勒供應商的供應商,也算邁出了向海外進軍的重要一步。
“山東的機械工業需要整合,產業內部更需要配套,這樣才能帶動產業的整體升級。”省經貿委機電辦主任李民生對記者說,“而這需要政府為企業尋找一個配套的總出口,那就是創造更多跨國集團與省內企業見面合作的機會。今后山東引資的目標就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他們來了,我們的配套就有了目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