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經濟效益是路橋施工企業的首要任務,而施工機械使用費在企業成本中占45%左右,所以搞好施工機械的管理,是施工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徑。
如何控制施工機械使用費,提高機械使用效益,充分發揮機械使用者的潛能及積極性,成為企業管理的新課題。
租賃承包施工專用機械近幾年,施工企業對施工機械的投入逐年加大,特別是大型設備每年都有新的投入。如何在單機核算的基礎上進一步管好用好,發揮其最大的使用效率,獲取盡可能大的產出?
筆者認為,應在單機承包核算責任制基礎上,對主要施工專用大型機械采取租賃承包,即按規定使用年限定人定機、一包到底、分段兌現的方式。一包主要是包機械完好率、保養維修費等。租賃承包合同需每年考核一次。
在采用這一管理方法前,應先抓好操作手的技術培訓和學習,使其掌握所使用機械的性能、結構、技術參數、操作規程等,并了解非配套機械的選擇原則:選好既定工程的主導機械和能與其配套的機械;盡量減少配套機械的數量;各配套機械的工作能力必須相匹配;同一作業要盡可能
在“三率”上下工夫機械化施工管理過程中除工序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對機械本身的管理。
機械管理是否有效,將給工程帶來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在機械的完好率、使用率和作業率上下功夫。施工中的所有機械都要保持完好狀態。要配備一定的維修人員和配件。運作中的機械一旦出故障,能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費用修好,減少停機時間,提高機械作業率。通過科學合理機
適時更新機械設備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企業必須適時地更新機械設備,保持和提高企業的機械施工能力,適應形勢的發展。
更新機械設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原有的機械已過了使用年限,技術性能老化,沒有修理價值的,就應停止使用,添置新的機械;二是用更先進的機械設備來頂替,淘汰技術性能落后的機械設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