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趙暉)“我們的機器人能看懂微表情,能聽懂你在想什么,會讀心術。”“太好了,我們做智慧養老需要這樣的機器人。”今天,天津市首屆智能科技政產學研用對接會在天津大學舉行,這是一場技術與需求面對面對接的“相親大會”。對接會邀請人工智能產業中的研發人員與企業前來“相親”,會上,研發人員展示最新研發成果,介紹研發方向;企業發布生產一線的研發難題,尋求解決方案;政府人員還解讀了政策利好。
首屆智能科技對接會由天津大學主辦,天津市軟件行業協會、天津市大數據協會協辦。作為天津人工智能產業重要的研發力量,天津大學帶來的是豐碩的科研成果,而兩個行業協會帶來的是大量實際需求。對接會分設先進網絡及信息安全、語音及認知計算、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數據科學與服務工程、嵌入式及移動軟件開發5個分論壇,研發人員根據自己的研發方向,企業根據實際需求報名參加。每個分論壇為“研發”與“需求”提供了“非誠勿擾”的零距離對接機會,研究團隊先登場介紹自己:研發的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主要技術方法、國際國內水平對比、應用場景……接著企業登場,介紹產品及技術方向、技術需求、技術難題。雙方進行簡短的技術交流后迅速配對,進行一對一,甚至一對多的深入交流。
80多家企業前來參加此次對接會。天津烽火信息管理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伯喜說:“我看了教授們的介紹,很多技術點都可以進行靶向性對接,而且也有應用場景。”天津泰凡科技技術人員是帶著問題來的,“我們在大數據可視化方面有些問題需要解決,希望能找到‘貴人’。”而通卡智能網絡科技的網絡安全工程師來找會務人員交涉:“網絡系統及軟件安全分論壇都滿了,能不能給我擠出3分鐘,讓我說說我們的需求。”
零距離的對接,面對面的交流打破了人工智能產學研用之間的對接壁壘。“用了才能收集需求、調試漏洞、進一步發展。智能產業很多研究成果必須與產業界對接才能發展。”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教授邱鐵告訴記者,“我們做的強化學習技術在無人車、無人機、電子商務等領域都有很多應用,以往都是根據教授自己的人脈與產業尋求合作,這次對接會開辟了學者們與產業廣泛接觸的渠道。相信以后會有更廣泛的合作。”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