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韓國的汽車品牌,中國消費者能脫口而出的品牌大概只剩現代和起亞了。可是在20年前,韓國汽車工業也曾經歷過現在的中國汽車工業正在經歷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輝煌時代。1998年可謂是韓國汽車品牌的多事之秋,從此揭開了韓國汽車工業加速整合的大幕。
這一時期韓國汽車工業的烙印就是技術引進和國際合作,幾乎每一家韓國汽車廠商跟國外廠商都有合資或合作,典型案例就是雙龍和德國奔馳的合作。靠著奔馳授權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技術,雙龍推出了紅極一時的suv車型musso、mpv車型mb100和全尺寸轎車主席( 使用了w124的奔馳e級底盤和變速箱)。值得中國廠商借鑒的是,musso和mb100車型除了使用雙龍品牌在韓國國內銷售外,還利用奔馳的銷售網絡在澳大利亞、東南亞等亞太市場銷售。
韓國suv的鼻祖-雙龍musso
掛奔馳標的musso
引進奔馳許可證生產的雙龍istana
韓國雙龍生產的奔馳mb100
引進奔馳w124技術的雙龍主席
靠組裝通用車型起家的大宇汽車,在1998年達到了如日中天的狀態:不但在技術上逐漸擺脫對通用汽車的依賴,走上了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步伐,而且在1998年面向歐洲推出了現象級的精品小車--曼蒂斯(matiz),在英國和意大利尤其暢銷,后來甚至被引進到國內(雪佛蘭樂馳)。處于鼎盛時期的大宇汽車急速擴張,在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羅馬尼亞、波蘭、捷克、俄羅斯、埃及、越南、中國煙臺(藍龍項目)通過合資或者獨資的形式建立了生產線,當時的大宇汽車猶如現在的吉利汽車,簡直就是國家的名片。
在歐洲大獲成功的大宇matiz
差點就在煙臺投產的大宇藍龍
靠著三菱技術起家的現代此時已成為韓國第一大汽車廠商,索納塔、伊蘭特等車型在北美迎來大賣。為了在北美改善韓國車以往不靠譜的形象,現代在1998年面向北美消費者推出了10年/10萬英里的超長動力總成保修計劃,震驚業界。通過合法和非法的渠道,現代索納塔在1990s從山東榮成和廣東湛江大批量進入中國作為政府和企業用車。
第一款大批量進入中國的現代車型-第二代索納塔
依靠福特技術起家的起亞這時已成為韓國第三大汽車廠商,國際化步伐雖然沒有大宇汽車那么激進,但也逐漸在美國和歐洲嶄露頭角,而且還在中國市場小試牛刀--1997年起亞把普萊德(pride)車型技術轉讓給了江蘇悅達集團(東風悅達起亞的前身)。
起亞引入中國的第一款車型-普萊德
汽車廠商的高歌猛進讓沒有汽車業務的三星集團眼紅了,沉不住氣的三星集團在1994年宣布進軍汽車產業。并無汽車技術積累的三星集團選擇了日本日產作為合作伙伴,通過引進日產技術成立了三星汽車,經過4年研發、以日產風度a32為藍本的第一代三星sm5終于在1998年上市了。
三星汽車第一款車型-sm5
三星sm5的原型車-日產風度a32
三星汽車logo
可是好景不長,始于泰國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此時已波及韓國,重創韓國的金融系統,資本密集型的汽車工業備受打擊。
亞洲金融危機中街頭示威的韓國民眾
首先受到沖擊的是嚴重依賴東南亞市場的雙龍汽車,斷崖式下跌的銷量和高企的研發成本瞬間使雙龍汽車陷入困境,1997年尚未受到影響的大宇汽車伸出援手,通過注資成為了雙龍汽車的大股東,雙龍暫時找到了靠山。
大宇持有雙龍期間的主席車型換成了大宇的家族中網
進入1998年,大宇汽車的母公司大宇集團資金鏈也宣告斷裂,大宇汽車被拆分為四部分:
(1)乘用車業務的資產被美國通用購買,大宇汽車(daewoo motors)更名為通用大宇(gm daewoo),2011年再次更名為通用韓國(gm korea)。大宇在中國煙臺的業務被上海通用接管,改造為上海通用東岳基地,主要還是生產大宇的后繼車型。通用韓國在韓國擁有3家整車廠,合計產能91萬臺,除供應本國市場外,大部分產品銷往歐洲市場。但隨著通用汽車在2017年將歐洲業務賣給了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通用韓國的海外出口量急劇減少,過剩的產能使一家產能為26萬臺的整車廠在2018年被迫關閉,數千工人失業。。
通用大宇參加車展
(2)大宇卡車業務被印度塔塔收購,更名為塔塔大宇(tata daewoo),目前該公司在韓國、印度、巴基斯坦擁有三家工廠,動力總成則來自全球采購,例如發動機全部采用菲亞特動力,變速箱來自采埃孚、伊頓或艾利遜。
塔塔大宇的產品線
(3)大宇客車業務被韓國一家名叫young-an的公司收購,更名為zyle daewoo,目前該公司經營非常成功,在全球有10家工廠,僅在中國就有3家,分別是桂林大宇、上海萬象大宇、臺灣成運。
在日本運營的大宇客車
(4)大宇持有的雙龍汽車的股份在1999年被雙龍債權人持有,債權人在2004年終于找到接盤俠,將手中51%的雙龍股份賣給了上汽集團,上汽集團于2011年又將手中的股份賣給了印度馬恒達。
上汽持有雙龍期間國產化的匯眾istana
起亞汽車也在這一年陷入了經營困境,經營穩健的現代汽車最終成為了起亞的大股東,成立了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從此所有的現代、起亞車型都是共同開發、共用平臺。
現代-起亞汽車集團
三星集團也在1998年陷入財務泥潭,為了脫困只好將三星汽車70%的股權賣給法國雷諾,三星汽車更名為雷諾三星,三星集團允許雷諾繼續使用三星汽車品牌至2020年,繼續靠日產的后續車型續命。由于近年來雷諾三星在韓國的市場占有率持續下滑,其釜山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不到設計產能30萬臺的一半,因此2012年進行了一輪大裁員。為了防止更大的裁員,應韓國政府要求,雷諾-日產聯盟從2012年開始委托三星代工生產日產奇駿,專供北美市場。 不過2020年三星的品牌授權就到期了,雷諾三星將來何去何從,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由雷諾三星代工生產日產奇駿的發車慶典
經過亞洲金融危機一劫,韓國的汽車工業在實質上已被肢解:雙龍、大宇、三星均被外國資本控制,韓國的純“自主品牌”目前只剩下現代-起亞集團一家了。好在現代-起亞汽車集團經營穩健,2018年以740萬的銷量成為僅次于大眾集團、豐田集團、雷諾日產聯盟、通用汽車的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