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宣布融資3300萬美元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虎博科技,3月25日,一口氣推出了面向大眾的6款產品。這種速度的背后,是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商業化落地的加速。
“資本市場對于人工智能已經趨于理性,只有產生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才是好技術,”虎博科技創始人陳燁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這兩年,資本會更看重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程度,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看純粹的技術有多么酷炫。
陳燁曾擔任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分管廣告平臺。此前,他曾在微軟、ebay、雅虎擔任主任科學家和研發總監,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有10多項專利。此次創業虎博科技,他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解決市場上金融搜索的痛點。作為上海市專門引進的人工智能領域專家,他也回答了記者對于人工智能的一些問題。
技術與商業同步
虎博科技主打產品是人工智能金融信息搜索引擎虎博搜索,同時發布“西梅”、“創投派”、“招股書”、“搜研報”、“財神股票”等app。與已有的泛搜索產品不同,其搜索結果不再是一條條url鏈接的展示,而是以結構化形式呈現出來。
比如,在搜索框中輸入“阿里巴巴活躍買家”,虎博搜索能夠從阿里巴巴歷年財報中挖掘數字,做成圖表,并會展示幾年來阿里巴巴活躍買家數量的增長趨勢。對于從事金融行業以及投資者來講,這樣的搜索結果更加方便。
剛剛獲得a輪融資,虎博科技已經在商業化道路上走了不短的時間。陳燁告訴記者,目前虎博的商業化分為2b和2c兩部分,其中主要收入來源于2b。2b客戶包括國內外金融機構、新聞集團、教育機構、政府監管機構及第三方機構。
2c方面,虎博剛剛嘗試,主要通過用戶付費獲取收入。陳燁認為,中國有1.5億股民,如果能給這些人提供快速、精準、便捷的服務,這些股民都是潛在付費用戶。
虎博搜索的智能技術主要基于自然語言處理及深度學習。這項技術解決的是讓機器理解人的語音。在自然語言處理及深度學習之上,虎博開發了智能搜索、智能推薦、機器閱讀理解、機器總結、機器翻譯、機器輿情分析以及機器撰稿等功能。
目前要收集宏觀、行業、公司數據、財務數據、運營數據和不同階段經營動態,按照傳統的做法,會選擇傳統金融終端,但此類終端價格與使用門檻較高,且搜索效率不佳。陳燁認為,這些行業痛點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是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機會。
人工智能長期被低估了
陳燁除了是虎博搜索創始人,也是一個人工智能領域專家。他長期注重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交互及語義搜索領域的研究。虎博科技的代碼,一開始也是他一行一行敲出來的。
陳燁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非常確信,他告訴記者,下一次革命,會是由真正的人工智能引領的。而且,人工智能當前的發展速度已經非常快。
從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角度,陳燁認為,短期來看還處于早期,但是一年比一年好,并且發展速度更快。“比如從語音到文字,準確率已經接近99%了,這個技術就是商業可用了。再比如機器的閱讀理解,現在的開放領域準確率達到80%左右,一年前只有70%左右,這個增長速度是幾何級增長。”等到機器理解準確率到了90%以上,陳燁認為,意味著人類不用再用人腦記錄很多東西,用機器去記就行了,這會改變很多業態。
這種改變什么時候會到來?陳燁說,這取決于“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這個技術意味著,機器真的能理解語言了,無人車可以上路了,機器人有意識了。他認為,這項技術一旦突破,就會引發像工業革命那樣的現象級革命。
來源:經濟觀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