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東南院”)常山分院的揭牌儀式上,常山縣鑫龍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毛燕燕與衢州學院電信學院院長陳慶章簽訂協議,共同開發中頻爐煅燒溫度智能控制系統。
“拖了10多年的難題,終于有望解決!”毛燕燕相告,企業因技術能力、資源信息有限,這些年一直未能解決軸承套圈鍛件加熱過程中欠燒、過燒問題,在“東南院”常山分院的牽線搭橋下,與衢州學院開展合作,將大幅提升產品質量穩定性,使得企業有信心、有能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發展數字經濟已成轉型重要驅動力,但存在一定技術門檻與平臺限制,像“鑫龍軸承”的困擾并非個例?!皷|南院”是東南地區首家關于數字經濟的研究院,常山縣搶占先機,對接推動其首家常設研究分院落戶,架構為“1+n”:一個由總院專家與本地人才共同組建的分院智庫;建設若干研究中心,圍繞地方重點產業,對接高校院所,建設研發平臺。
“‘東南院’常山分院將成為地方數字經濟發展的智囊團?!背I娇h委組織部負責人說,常山分院既可幫助企業對接專家與項目,解決數字技術應用具體問題;又可牽頭產業數字化規劃設計,提供數字經濟方面的決策咨詢報告,針對重點產業開展數字技術研究應用推廣等助力產業升級,共同推動數字經濟人才、項目、資金向常山匯聚。
當天,常山傳統產業軸承的數字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為“東南院”常山分院的首個研究中心,與衢州學院簽訂《軸承產業數字化改造戰略合作協議》《軸承產業共性技術研發項目合作協議書》,目前軸承產業數字化改造已先行啟動,5家試點企業陸續推進,至2020年完成全縣軸承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探索建立常山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位于球川鎮工業功能區內的浙江恒嘉軸承有限公司,老總張漢民正在查看電腦上的生產數字化系統?!安幌萝囬g,每臺機器的生產情況也能一目了然。”他告訴筆者,不久前,縣里請專業機構為企業進行全面改造,每臺生產設備都安裝了數字設備,可實時監控、定期匯總各類生產數據,據此企業對生產班組、設備參數都進行了調整,相比過去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左右。
來源:衢州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