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打破數據孤島:京東數科助力信用城市可持續發展
徐楠
金融科技巨頭的科技賦能與輸出正在邁入“深水區”。
當大家還在對人工智能的種種落地痛點津津樂道時,京東數字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京東數科”)已經悄然利用這項技術將城市的信用生活“煥然一新”,助力社會信用體系構建走上了“快車道”。
目前,在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面臨征信系統不完善等難題。國家越來越強調個人、企業、城市管理部門三大城市信用主體的共同協作和努力,城市信用建設成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
在這一背景下,由京東數科推出的京東城市正在協助各地方突破傳統針對個體的獨立信用模式,為各個城市信用主體提供頂層智能信用解決方案,打通各主體之間的數據壁壘并針對不同信用場景設計獨特的機器學習算法,實現對城市信用肖像的完整刻畫。
關于未來會如何推廣信用城市?通過人工智能助力構建的社會誠信體系會有何不一樣?對此,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京東城市事業部總裁鄭宇表示,京東數科目前已經計劃在中國20多個城市推廣信用城市,現階段已經有四五座在落地。未來將會用應用帶動平臺落地,與合作伙伴一道實現自己的商業模式。
數字網關打破數據孤島
“眾所周知,城市已經經過了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的過程,正在邁向智能化的道路上,在智慧城市早期建設過程中,計算機的軟硬件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發揮了主要作用。”鄭宇表示,京東數科希望在下一步智能城市邁進過程中,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發揮它們的核心價值。
顯然,城市最需要的是生態,否則整個城市將陷入支離破碎的信息孤島。
對于構建有效生態過程中面臨的挑戰,鄭宇坦言,如何同時做到城市里面的數據融合和數據安全是一個痛點。針對于此,京東城市研發的產品陣列的最底層——城市計算平臺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多個城市計算平臺通過數字網關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從而形成城市操作系統,達到對于城市數據的全域感知,通過對這些數據管理、分析挖掘和服務,從而解決城市交通、規劃、環境、能耗、公共安全、商業、醫療等痛點。
對于數字網關如何能讓數據互通,鄭宇介紹道,“我們會把平臺分別落到兩個不同的部門,比如說公安部門放一個平臺,電政辦放一個平臺,然后平臺在各個服務線內部處理他的數據,對數據進行一個粗加工。數字網關是嵌在每個平臺內部的,我們可以把大部分固定的數據匯到云平臺上來,匯不過來的地方,就通過數字網關聯通。”
差異化與標準化并行 助力信用城市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為響應國家號召、順應政策導向,京東城市支撐智能城市開放生態產品陣列的第三層場景化解決方案內容中即包含了信用城市解決方案。
而在社會信用體系構建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實現數據互通、推進信用城市建設科技化、智能化重要性凸顯。
助力宿遷市打通城市各部門數據壁壘過程中,京東數科制定了智能城市發展頂層設計規劃,并率先落地城市畫像、信用城市、智能宿遷app、城信貸等應用,將智能城市建設與智能城市產業發展有機結合,為打造智能城市產業鏈與生態圈提供示范樣本。
具體而言,城市計算平臺打通城市信用主體之間的數據壁壘,建立事業單位信用第三方評價體系,將多源數據接入系統中,獲取事業單位的第三方評價分數,未來該評價信息還將共享至智能宿遷app中,進一步強化市場對事業單位的監督作用。除此之外,京東城市還在宿遷落地個人信用積分管理系統,完成了個人信用分查詢等工作,對宿遷市建立個人信用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數科所研發的“城市信用智能檢測系統”已在天津市落地。
在該系統中京東數科通過數據歸集、信用評分、信用監測等能力,為天津市提供全市企業信用的總體展示、風險監控、信用預測等功能。
在宿遷、天津等城市的成功案例中,京東數科也漸漸有了屬于自己的“打法”。鄭宇在總結過去經驗時表示,“在推進信用城市建設時,京東城市既有標準化的東西,也會根據各個地方的特殊性做適當的微調。比如會從各地不一樣的訴求中,將應用層面進行微調,就像信用租賃服務和信用停車服務這兩種,在應用層面上肯定是不一樣的。”
鄭宇還表示,如今政府急需信用的應用場景。“因此只有構建一個惠民的應用場景,才能體現信用的價值。”鄭宇直言,信用本身有一定的商業模式,但在普惠模式下,如何保證能夠持續運轉是需要重點研究的方向。 gg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