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省出口六成的廣東機電產品目前遇到了一個“生死坎”———即將于今年8月13日和明年7月1日起實施的歐盟兩項電子指令“weee/rohs”。昨天,約250名廣東機電產品企業代表參加了廣東省質監局和省科技廳舉辦的有關研討會。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廣東大的機電產品企業早已著手調整產品,但部分中小企業及上游供應商有意放棄,而廣東機電產品的出口報價將可能提升,出口量預計將受影響。
不符歐盟要求或被罰到破產
weee/rohs指令分別是歐盟針對成套廠商的《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前者規定制造商必須在其電子產品銷售價格中預留電子垃圾回收費用;后者規定進入歐盟的電子電器產品不得含鉛、汞、鎘等6種有害物質。兩項指令涉及的產品包括大小型家電、it和通信設備、照明設備類、電氣電子工具類、醫療設備類等10大類、近20萬種產品。目前已有歐洲客商要求廣東企業提供無有害物質的官方檢驗證書。
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廣東出口量較大的tcl、科龍、美的等企業早已著手調整產品設計、管理、原料采購等,但不少中小家電企業仍然沒有意識到“綠色危機”,基本上抱兩種態度,一種是在成本允許范圍內達到指令要求的就繼續出口,另一種是干脆放棄。
另一個難題在于機電產品的上游廠家。據質監部門調查,目前很多上游廠家規模小、實力不夠,難以開發替代材料,或者找出了解決辦法也不愿與他人分享。
出口訂單可能受到影響
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趙明橋博士告訴記者,歐盟表示企業可以在進入市場時發布相當于“保證書”的自我符合性聲明,但事實上只要產品進入歐盟就會被認為產品符合指令,一旦檢驗結果不符合指令要求,企業將面臨嚴厲懲罰,不僅產品將被回收,而且企業有可能被罰到破產。趙明橋建議,企業可以要求上游供應商也發布符合性聲明,作出承諾。
對于歐盟兩項指令,科龍電器空調公司技術開發部副部長陳紹安表示,其空調生產成本將提高10%~20%,出口報價提高在所難免,訂單也可能受到影響。
對于部分中小企業和上游廠商放棄的做法以及部分家電企業計劃區分內銷和外銷產品的做法,趙明橋認為,機電產品環保要求將越來越高,目前國內也在制定與歐盟指令相當的一系列標準,其中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的標準將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實行,因此,企業應盡早著手準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