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泵浦設備研發制造的善哉機械環保設備,近年強攻環保機械、挺進環保綠經濟。該公司承包國內從南到北多起「水資源回收場統包工程」案,其中回收系統里所用的泵浦、輸送設備等機具,皆為善哉自家產制,2018年甚至拿下總營收成長近50%的佳績。
跨入2019年,善哉更緊追先進國家,導入沈水式污泥泵浦及廢棄蔬果處理系統的生產策略發展。目前善哉已是日本生產廢棄蔬果處理系統的設備制造商之一,希望能將這套系統引進臺灣,讓農會將有機肥配銷到所有農業縣栽種作物,對土壤以及環境均有益。
善哉機械環保(股)公司董事長王建銘表示,善哉雖是小公司,但始終秉持環保、回饋地球與企業社會的理念。針對全球環保趨勢,他直言,政府應輔導環保產業,加強相關規范與立法。「環保與產業的連結性應更密切,例如果菜市場爛掉的蔬果、廢葉,經過機器清洗乾燥后,可以變成有機肥銷售。目前日本已在實行,臺灣也可以效法。這是循環經濟,廢物再利用,既可減少環境污染,又帶動經濟朝向正面發展」。
善哉曾向環保工公會提出廢棄蔬果處理系統的構想,并準備跟日本合作生產機器,現在由于臺灣政府沒有相關法規,農委會也顧慮機器生產的堆肥是否符合衛生規定,延滯于此而遲遲不愿推廣。王建銘說,「還是需要政策的配合及農委會的協助,才能推動有機肥的配銷」。
日本可以做(廢棄蔬果處理系統),臺灣為何不能?王建銘認為有機栽種已經是大勢所趨,老一輩用辣椒水取代農藥來噴灑作物,防止害蟲;果農在種植火龍果時,用過期雞蛋來添肥料;現在政府也在推動廚余的處理。「萬物相聯、大數據的助瀾下,好的作法,各國競相跟進,但是對果菜廢料還沒有再利用的方案,確實不可思議。」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