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百萬噸大型乙烯裝置國產化技術交流會上獲悉,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將有望承接國家百萬噸大型乙烯裝置配套用汽輪機國產化創新研制項目。目前,該項目國家論證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百萬噸大型乙烯裝置即目前國際上所指年產80萬噸以上的乙烯裝置,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石化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專家認為,對大型乙烯裝置開展研制并最終實現國產化是我國石化工業發展的需要,是振興民族工業的需要,更是市場的需要。
2004年,我國乙烯總產量達600萬噸。據資料顯示,近兩年我國乙烯進口量平均每年為100多萬噸,約占需求量的20%,而合成橡膠、合成塑料、合成纖維的直接進口更是分別高達43.9%、53.4%、15.7%。乙烯產量與市場的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近十年來,我國乙烯消費量平均年增長率為18%。而未來幾年,我國對乙烯的需求將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增長。
上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曾相繼引進了5套30萬噸/年乙烯裝置和十多套中小型乙烯裝置,經乙烯工程一、二期改造,目前多數達到了60~70萬噸/年規模,今年我國乙烯生產能力將達到900萬噸,2010年將達到1400萬噸,2020年將達到2200萬~2400萬噸。盡管如此,我國乙烯產能只能滿足國內需求的50%~60%。因此,"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加快發展石化工業,并建設百萬噸大型乙烯裝置,以提高國際競爭能力。
百萬噸乙烯裝置國產化項目作為我國乙烯工業實施新一輪改造的國家重大項目,其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將給裝備制造業提供機遇。業內人士分析,我國可能啟動的大型乙烯工程將包括:獨山子100萬噸/年乙烯工程;鎮海100萬噸/年乙烯工程;撫順100萬噸/年乙烯技術改造工程;天津80萬噸/年乙烯工程;四川80萬噸/年乙烯工程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