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用車輛或改造的旅客車輛裝備的測試設備收集軌道幾何數據,在全世界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這種測量對保證軌道符合安全運營的標準、減少脫軌的危險以及允許列車在軌道上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起著重要作用。這種測量方法由于設備價格昂貴,需要高技術的專業人員操作,并且在車輛的生命周期內需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造成了較高的運營成本。特別是專用車輛沒有固定的使用計劃,與運營車輛爭用運營線路,專用的軌道幾何形狀測量車輛所采用的速度、軸重、轉向架等條件又與實際運營車輛不一致,造成測量數據一定程度上的誤差,這些問題日益引起鐵路界的關注。
近幾年來,隨著通信和網絡、電子元件的微型化以及高可靠性軟件技術發展,軌道幾何形狀測量在兩個關鍵點獲得了突破。
首先是由于設備尺寸減小和復雜程度降低,使測量設備無需維護,甚至不需要實時操作。其次是由于先進的電子技術使軌道幾何形狀測量程式化,生產廠家可大量生產這種設備,從而使設備價格降低,并且能夠在大量車輛中使用測量設備。這使軌道測量發生根本的變化,可以直接利用運營車輛進行無人看管的軌道幾何形狀測量。
美國imagemap公司研制的無人看管的軌道幾何形狀測量系統正是這樣的系統。設備的主要攝像機和激光設備安裝在運營車輛的車軸上,控制箱可裝在駕駛室的坐位下或行李架上。系統在車輛運行中自動收集軌道幾何數據,通過網絡將數據傳輸到中央處理裝置,并與軌道數據庫中的數據對比,再經過網絡傳輸給軌道管理人員做分析和判斷。這種無人看管的軌道幾何形狀測量系統適用于快速鐵路、重載鐵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是降低軌道維修成本的有力措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