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力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生產透平壓縮機、鼓風機和大型通風機的專業制造廠。“十五”期間,沈鼓集團投入4000多萬元進行技術開發,取得了5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近年來共研制新產品248種。
沈鼓為實現石化重大裝備的國產化進行了艱苦的努力。2004年,在山東德州4萬空分大型氮肥裝置技術改造項目中,沈鼓幾乎動用了近年來技術創新的所有成果。2004年7月,4萬空分壓縮機組整機安裝完成。8月18日,試車成功。一個月后,4萬空分機組順利并網運行,12月產出合格產品。4萬空分壓縮機組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沈鼓為石化重大裝備國產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緊跟世界一流技術,對現有技術進行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是沈鼓一直堅持的做法。沈鼓為實現重大裝備國產化而進行的自主創新有以下做法。
--自主開發與引進技術并舉,瞄準國內空白做文章。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沈鼓共引進6個國家的11項風機設計與制造技術,并抽調各專業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組建企業技術中心,消化和保持引進技術的先進性。2000年,該中心升格為國家級技術中心。沈鼓每年投入上千萬元用于技術開發,在壓縮機氣體動力學、轉子動力學、傳熱學等核心技術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沈鼓的離心壓縮機、大型離心鼓風機、大型通風機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85%、55%、25%。
--產、學、研聯合開發,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技術創新。多年來,沈鼓與中科院、西安交大、東北大學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對風機技術前沿課題進行聯合攻關。同時,沈鼓還借助博士后工作站進行重大科研課題的開發和研究,為保持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做超前技術儲備。沈鼓分別與大連理工大學和西安交大聯合建立了“沈鼓技術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分部”和“沈鼓技術中心西安交大流體力學機械分中心”,產、學、研聯合開發的國內第一套國產化30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用大型富氣壓縮機以及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裝置用大型離心壓縮機等產品,均為高新技術產品。
--推出措施,建立激勵機制。沈鼓出臺了20多項措施,如《技術創新項目獎勵規定》、《評選優秀科技人員實施方案》等,從而在機制上為技術創新提供保證。沈鼓實行學位津貼,博士學位每月津貼1000元。為了激發科技人員創新能力,沈鼓每年都評選科技專家、專業學科帶頭人、技術骨干,分別享受每月800元、600元和400元廠內津貼。同時,選送優秀技術人員帶著課題到大學深造。沈鼓享受政
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和教授級高工,在沈陽裝備制造業企業中最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