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1至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0809億元,同比下降7.4%,增速連續18個月下降,連續5個月負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筑面積86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新建建筑面積85062萬平方米,下降37.2%;建筑竣工面積36861萬平方米,下降21.1%;商品房銷售面積878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0%;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9.7%。
家電市場作為房地產后周期產業,與房地產市場相關性強。在房地產的上行周期中,家電消費市場也呈現出繁榮的局面,當房地產進入下行周期時,家電消費也將進入低迷。可以說,房地產是家電消費的基礎,房地產市場對家電市場的影響滯后。因此,研究房地產政策的趨勢和市場的變化有利于判斷家電市場的未來趨勢。
今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銷售規模3609億元,較同期下降11.2%,證明了房地產市場的下滑。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穩定經濟增長的決心依然堅定,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刺激將繼續,新的方式和政策將繼續使用。
01、探索租購并舉新模式
為了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救助房地產企業,一些地方政府最近回購了當地開發商的商品房。
最新消息是,蘇州計劃在6個區、4個縣、市回購約1萬套新房。據當地市場參與者介紹,9月份相關政府已回購2500套房屋,涉及近20個項目。據報道, 蘇州政府回購的房屋主要用于人才公寓和經濟適用房兩個方面。第二,回購房屋的首付只有30%,這部分房屋仍然可以由開發商再次出售。
據了解,政府回購商品房并非偶然。此前,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除貨幣安置外,與大規模建設安置房相比,如果安置需求較少,政府也是購買現有存量房的重要途徑。
然而,今年政府回購商品的邏輯卻有所不同。專業人士認為,政府購買商品房的主要目的是穩定市場。首先,政府批量購買商品房可以實現快速去庫存,直接減輕房地產企業的資本周轉壓力;其次,房地產企業在大幅降價后,對穩定房價有積極作用。
至于后續商品房的使用,該人士表示,政府回購商品房的使用更加靈活。一方面,住房可以直接用作人才住房和租賃住房,這是實踐多主體供應的有益嘗試。另一方面,市場復蘇后,部分房屋可以交給房地產企業銷售給消費者或房地產企業,以確保房地產市場的順利運行。
然而,從長期政策的角度來看,政府回購商品房是為了實施國家租賃和購買的相關部署。今年9月,中國建設銀行宣布,公司計劃投資設立住房租賃基金,籌集300億元,其中公司認購299.99億元,子公司建設信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認購0.01億元。
公告稱,公司始終跟上國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步伐,形成了住房金融業務的特點和優勢。公司通過投資設立基金,進一步推進住房租賃戰略的實施,以市場、法治、專業經營,收購房地產企業股票資產,加強與相關方的合作,幫助探索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02、家電行業受益?
事實上,房屋租賃市場不容低估。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達到3.76億,2010年增長70%。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租房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許多城市的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0%。
住房需求是人們的基本需求,這意味著在不能滿足購房需求的情況下,移動人員留在大城市的主要方式是租房。在城市化進程中,不僅商品房市場不斷振興,房屋租賃市場也不斷振興。值得注意的是,租戶對家用電器的需求受到抑制,主要原因是住房環境和住房穩定性得不到保障。
一方面,租賃集團生活面積有限,為了利益最大化,房屋租賃企業或個人房東將容納更多的租戶和壓縮單個房間面積,導致租賃或長期租賃公寓不能容納更多的家用電器,同時,租賃可能伴隨著大量的搬家需求,也會引導租戶購買較小的家用電器或不購買家用電器。
家電網主編李濤表示,租購和購買有利于改善租賃群體的生活環境,地方政府和國有資本的加入有利于確保租賃的穩定性。據了解,自9月1日起,《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這是中國首個規范住房租賃、長期租賃公寓等新興業態的地方性法規。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體現了北京市促進群眾居住、宜居居住的堅定決心。隨著國有資本的進入,租賃生活環境和穩定性得到改善,預計租賃群體的家電消費需求將得到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