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披露,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22年第13號國家標準公告,批準發布國家標準GB/T 42021-2022《工業互聯網整體網絡結構》。這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領域發布的第一個國家標準,標志著我國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事實上,本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還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應用水平和績效評價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實施指南第一部分:總則兩個標準,這是第一批國家標準,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2022年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識別分析體系基本建成,國家頂級節點日均分析量顯著增加。目前,工業互聯網已融入45個國民經濟類別,產業規模超過萬億元。
中國有150多個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從零開始。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的短板突破,工業化進程加快。
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發布了《關于深化的》"互聯網 先進制造業"《工業互聯網發展指導意見》
2019年11月,工1月發布《"5G 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建設方案明確了512項目推廣方案。
"十四五"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顯然,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從零開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解體系、路徑和實踐成果,有效地促進了工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目前,我國已建成150多個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設備連接7900多萬套,服務工業企業160多萬套。
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不斷完善
同時,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不斷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
1.產業鏈上游包括網絡層和設備層。主要工作是解決工業生產設備種類繁多、通信協議不統一的現狀,為平臺提供工業數據連接、轉換和數據預處理功能。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三大電信運營商正在積極構建工業互聯網的通信解決方案。
2.中游包括平臺層和軟件層。主要提供類似性Windows樹根互聯網的根云平臺、海爾等操作系統COSMOPlat、富士康的BEACON、航天科技航天云網,中國移動OneNET、阿里的ET工業大腦等。同時,用友網、東方國信等軟件企業將現有成熟的軟件解決方案應用于工業領域。這些互聯網公司為工業互聯網提供基本的平臺支持。
3.下游主要是應用層。三一重工、海爾電器等制造企業依托上述一線生產信息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