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又與龍灘水電站簽訂了一臺70萬千瓦等級水輪機組合同。到現在,哈電簽約的巨型水輪發電機制造合同30臺,相當再造一個新三峽,成為國內水輪機發電機組市場的最大贏家。
據了解,三峽工程共有發電機組26臺,哈電承攬了三峽工程12臺機組制造。哈電的能力,獲得市場的信譽,頻頻簽訂國內外重量級的大訂單。據不完全統計,龍灘、小灣、拉西瓦、溝皮灘等30臺巨型水輪發電機制造合同,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新三峽。
哈電為制造三峽等大型水輪機組做準備,建立了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大電機研究所,使企業的研發和制造水平顯著提高,在精密加工、精密裝配、精密檢測方面居同行業之首。
同時,哈電在廠房、設備、科研檢測等方面投巨資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1997年至2000年3年間共投入約2300多萬元,建設了高水頭水力試驗2臺,改造了絕緣試驗大廳和推力軸承試驗臺并進行了三峽推力軸承試驗。購置了金屬材料性能測試用的高精尖設備。配置了三峽軟件消化吸收所需的軟、硬件等。加快了空冷,使該產品技術含量、整機性能、加工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由于哈電在右岸成功開發了巨型的空冷機組,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哈電后來承接的每一臺70萬千瓦機組,都是因為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在三峽右岸的12臺簽訂采購合同時已經不再是丙方角色,不再是只有四分之一分包份額的小學生,而是作為乙方走上了三峽右岸的簽字臺前。
哈電培養了千余名大型水輪機組的頂尖技術人才,是企業的頂梁柱,為了留住人才,他們采用了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和發展的薪酬體系,如提高技術人員待遇,實現其人生價值。不久前,哈電重獎了在三峽右岸轉輪開發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劉勝柱,他一次就獲得10萬元的獎金。
以前,哈電沒有自主創新以前,合同簽了一大堆,但利潤較低。現在掌握了核心技術,增加了科技含量,哈電有了掌控市場的實力,這幾年以來,產值連續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長,主營業務產值從2001年的6億元、8億元、10億元、20億元增長到今年的近40億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