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機床集團在實施"走出去"、擴大出口的戰略中,于2002年、2003年、2004年先后跨國并購了美國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美國英格索爾曲軸加工系統公司、德國茲默曼公司三家國際知名機床生產商,為擴大產品出口,今年7月又在意大利組建了dmtg歐洲有限公司,并購了德國瑞馬機器制造與貿易有限公司,初步具備了國際化公司的雛形。
在最初確定"走出去"戰略時,大連機床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設定了4個并購目標:利用被收購公司的制造技術,為國內重大項目提供先進的裝備,擴大本地化裝備成套率;將被收購的國外公司作為大連機床境外科研、開發和培訓基地;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擴大出口;迅速提升自身研制水平。在跨國并購中,大連機床集團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大戲"。
2002年,大連機床首開業內并購外企之先河---成功收購美國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早在1996年,出于提升自我技術裝備能力的需求,大連機床與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就合資一事開始談判。理由很簡單,因為該公司的組合機床和柔性制造線技術世界領先,而組合機床又是大連機床的代表性產品。事情一開局就頗為不順,矛盾的焦點集中在控股權上,在雙方爭論聲中,6年光景悄然而逝。2002年,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由于財務上的困境,被其母公司列入對外出售名單。雖然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走向窮途,但是先進的技術并未受損,來自德國、意大利和美國的機床制造商紛紛表達了收購意愿,最終大連機床勝出。"是我們的很多細節感動了他們。"大連機床國際業務負責人如此說道,"首先,在所有收購者中大連機床最有誠意把企業經營下去,我們的承諾是:要把研發、營銷、裝配全部保留在當地。其次,大連機床是付現金,很多國外企業采取的是換股或期權等操作模式。"
時隔半年,舉步維艱的英格索爾集團與大連機床再度牽手。2003年7月,英格索爾集團公司宣布整體破產,英格索爾曲軸加工系統公司首先以招投標方式進行破產拍賣。
在這次拍賣過程中,大連機床面對的競爭更加激烈。據相關人士透露:"當時大連機床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之一,是英格索爾曲軸公司前總裁找到的一家美國當地的財務公司,對方志在必得地想把這個公司拿下。"按照拍賣程序,前前后后經過總計6輪的舉牌后,大連機床最終以304萬美元拿到了英格索爾曲軸公司的所有權,包括公司的全部土地、房屋、設備、專利以及其他知識產權。
成功收購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和曲軸加工系統后,大連機床又把眼光轉到了德國茲默曼公司。"應該說這是一個從產品結構上更適合我們的公司,但是茲默曼是德國近10年發展比較成功的企業,利潤每年都有上升。我們很難找出一個讓它對外出售的理由。"大連機床的高管層說。但出乎意料的是,當得知大連機床的收購意圖后,茲默曼公司的所有者和總裁甘茨勒同意進行談判。事情進展如此順利的深層次原因在于:茲默曼公司產品中的40%銷往中國,中國已成為該公司的主要市場,中國市場的售前售后服務成為公司的重要問題。此外,茲默曼生產的龍門五面體加工中心每臺造價在130萬歐元左右,企業存在融資方面的困難。綜合以上原因,茲默曼希望找一個好的合作伙伴,共同發展。
經過多輪關于控股權問題的談判后,2004年10月29日,大連機床以近千萬歐元的價格收購了茲默曼70%的股權。
目前這幾家收購過來的子公司已經成為大連機床的骨干企業。2004年3月,英格索爾生產系統公司在競標中擊敗德、日公司,首次在中國拿到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子公司---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的柔性制造線訂單。組成這條制造線的3臺高速加工中心是大連機床與英格索爾生產系統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新產品,這標志著憑借并購形成的技術優勢,大連機床在高速加工中心產品方面獲得了國內重要汽車制造商的認可,為今后其數控高速機床類產品系統全面服務于國內及國外各大汽車制造商打下了堅實基礎。英格索爾曲軸加工系統公司目前是美國曲軸加工設備的主要制造商,是世界六大曲軸設備制造公司之一,擁有主要生產設備57臺/套、專利技術6項,是一個能夠提供曲軸加工系統交鑰匙工程的制造商。茲默曼公司是汽車、航空、模具制造業所需大型龍門五面銑床的領先制造商,在技術上具有創新能力,發展趨勢強勁,其主要客戶有福特、通用、大眾、豐田、波音、依斯達以及中國哈飛等。
目前,大連機床生產的產品已經出口到近30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百臺以上的市場有5個。2003年,大連機床出口創匯突破億元大關,居全國機床工具行業第一名;2004年出口創匯已達1.5億元;2005年大連機床出口車床的數量目標是4800臺,且在2~3年內計劃達到每年出口10000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