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西海路人行道上礙事的電線桿。
3月12日,毛勝寺社區居民致電晚報熱線反映,西海路毛勝寺小區門口有兩個非常礙事的電線桿擋住人行道鋪設已經一年多了,電線桿豎在路上難看不說,還嚴重影響施工,居民們建議有關部門想辦法把電線桿挪個地方,給人行道鋪設讓路。
微友反映
@周公:從去年開始,聽說政府部門要對西海路人行道進行升級改造,主要包括人行道地磚鋪設、修建綠化帶和自行車道,這是政府為民辦的好事、事實,沿線居民連連叫好。然而施工當中,居民們發現人行道上有兩根用土圍子圍起來的電線桿阻礙了施工進度,導致工程進行不下去。居民們說,早在毛勝寺小區修建以前,這兩根電線桿就存在,現在這里要改造了,電線桿立在那里像個路障,礙眼又礙事。
現場調查
13日下午,記者來到西海路,在毛勝寺路十字公交車站遠遠就可以看到人行道中間豎立著兩根數米高的電線桿,一根電線桿“霸道”地豎在人行道中間,在毛勝寺小區門口偏北一點的地方,另一根電線桿與其相距80多米,看起來很礙事。記者了解到,由于電線桿阻擋,導致施工人員不得不繞道施工,造成人行道鋪設斷斷續續,至今不能徹底完工。
部門答復
對此,西寧城建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去年毛勝寺小區門口兩根電線桿擋在人行道上,影響了施工進度,目前經過與供電部門協商,供電部門承諾一個月之內就把擋在人行道上的電線桿挪移到綠化帶內,給人行道鋪設讓路。
記者曙光 微友周公 攝
眼下正是綠化好時節。小區綠化如何布局,花草樹木如何搭配,才能使小區環境更宜人?近日,本報《社區周報》欄目組陸續接到一些小區物業、居民來電,他們希望記者連線園林部門給他們提供一些好的可行性建議。
投入大成活率低
某小區的物業負責人說,他們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對小區進行綠化,可是栽植的樹木成活率不高,居民們認為是物業沒養護好,小區居民對此意見也很大。居民希望物業能夠提高綠化及管理能力,為小區居民提供一個更加美麗的小區環境。園林專家認為,上述情況在一些住宅小區頗為普遍,主要原因是物業公司對綠化環境的樹木、花草選擇不當,還有就是對植物的養護水平較低造成的。
選擇樹種要因地制宜
園林專家指出,植物能散發各種不同的氣體,可通過肺部及皮膚進入人體,起到防病、強身、益壽的作用。小區綠化要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本地區的氣候、栽植地的小氣候和土壤條件,選擇適合生長的植物。目前西寧各小區適合種植的樹木有云杉、青杄、白皮松、祁連圓柏、銀杏、白榆等,適合種植的灌木有丁香、榆葉梅、海棠、刺玫等,適合種植的花草有牽牛花、孔雀草、荷蘭菊等。
有機搭配實現鳥語花香
小區綠化事關居民生活環境,除了追求景觀效果,更要充分考慮安全居住的功能,植物的可持續生長,選擇植物應做到無污染、無傷害性。居住區所選植物本身不能產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異味、易引起過敏的植物,應選無飛毛、少花粉、落葉整齊的植物。要喬、灌、藤、草、花有機搭配,豐富植物種類,創造四季景觀。栽植一定數量的結果實的植物,能模擬出自然景觀,引來鳥類,形成鳥語花香的環境。
記者 建文
汽運社區居民馬登云老先生今年已經78歲了,他從20多歲就開始收藏煙盒,直到60歲。老人家早年收藏了300多張舊煙盒,現在閑來沒事就拿出來翻看一番,他說,看這些舊煙盒仿佛是在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各地煙盒各具神韻
在馬老先生家里,老人珍藏的300多張煙盒擺滿了整整兩張桌子,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迫不及待地欣賞起來。這些煙盒好多都是40年前的,那時候還沒有硬盒包裝,只是薄薄的一張紙,但各具神韻:上世紀80年代,河南開封卷煙廠出品的“古馬”、山東益都卷煙廠出品的“飛龍”,其品牌名稱的字跡采用的是篆書,給人以古樸、典雅的感覺;上世紀80年代山東沂水卷煙廠出品的“書圣”,畫面為王羲之的頭像,印有“書圣”二字,展示孔孟之鄉的文化底蘊;江蘇南京卷煙廠的“金陵十二釵”,煙盒畫面融詩、書、畫于一體;四川什邡卷煙廠的“天下秀”、陜西城固煙廠的“武皇”、廣西柳州卷煙廠的“甲天下”、呼和浩特卷煙廠的“大青山”、貴州卷煙廠的“羅曼花”、徐州卷煙廠的“彭祖”,傳統文化與各地秀麗風光一一展現在眼前……
青海產香煙也曾火過
在眾多的煙盒中,青海產的香煙煙盒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青海湖”、“塔爾寺”、“冬蟲草”、“鳥島”、“日月山”,這些煙盒都是樂都卷煙廠出品的,雖然該煙廠自1977年建廠后只生存了短短十幾年,但是生產的品牌卻不少,馬老先生說,那時青海生產的卷煙很有市場影響力,有些還與當時的“阿詩瑪”、“彩蝶”等齊名,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當地品牌現都已不復存在了。
等別人抽完最后一支煙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