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玨 通訊員王茵 陸金妹)每當夜幕降臨時,鎮海駱駝南二路兩邊燈火通明,一改往日昏暗的景象。“原先路燈老舊光線很暗,遇到陰雨天視線非常模糊。”住在金邑水岸小區的樓師傅說。駱駝街道路燈提亮工程近日完工,這為市民的夜間出行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城市光環境。
原先路燈使用年數久、故障率高,改造迫在眉睫。在改造工程中如何實現既省錢又省電?駱駝街道在鎮海區率先嘗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對2000盞路燈進行led節能技術改造后,不僅亮度比原先提升30%,電費還節省70%左右。
通過統一招標,街道邀請第三方專業公司進行路燈改造并負責維護養管。“購買設備材料、安裝調試和維護保養所需的資金,全部來源于合同期內節能效益折合所得的電費。”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政府部門不僅不需要承擔資金投入和技術風險,還能分享到10%的節能收益。5年合同到期后,街道就可以完全享受到節約電費的利好。
駱駝街道城管所所長鄭耀給記者算了一筆賬:led燈安裝后每年節約用電約280萬度,節省電費約230萬元,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120噸,同時還能夠減少傳統節能燈、鈉燈廢棄時的汞污染。目前,轄區內居民集聚路段、工業園區路段的路燈已統一更換,實現了節能又省錢。
文武
5樓陽臺下的雨篷上,一名5歲的小男孩站在上面,8歲的姐姐雙手拉著他……這樣驚險的一幕發生在東柳街道園丁社區。危急時刻,有的居民幫忙撥打119報警,有的居民自發在樓下拉起了被子。最終,在消防隊員的幫助下,小男孩被成功救出。
孩子的幸運脫險,人們自然也就忽視了對孩子監護人的質疑和追問。如果不是監護人心存僥幸留小孩獨自在家中,就不會發生這樣驚險的事情,當然大家也不會看到小姐姐的堅強一面和“中國好鄰居”的溫馨一幕。
一些父母之所以把孩子單獨留在家里,很大程度上是抱有僥幸心理,總覺得“孩子墜樓的事不會發生在我們家”。其實,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又有誰能事先料到慘劇的發生呢?
有不少家長也許會說,千辛萬苦都是為了孩子。于是,他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賺錢養家上,卻忽略了孩子的安全成長環境,萬一遭遇不幸,只能終生悔恨。所以,有時間還是多陪陪孩子,即使萬不得已,也要委托可信賴的臨時監護人。
預防孩子墜樓事件發生,最好的措施是來自家長的耐心教育和無微不至的看護。首先,要避免把孩子單獨留在家里。其次,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明確告知他們這樣做的危險后果。再次,要檢查和改造窗戶、陽臺的護欄,窗前不要堆物,防止孩子攀爬。
“中國好鄰居”的頻現反映了社會道德的提升,但不是每個墜樓孩子都能被“救險”。希望家長們引以為戒,切實負起監護責任,以免釀成慘劇,后悔莫及。
來源: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