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協會常務副會長對新能源的補貼政策進行了回應,他表示以后地補的方向是“補電”,地補就不“補車了”,備受關注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終于不再是個迷。
眾所周知,前期國家為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出臺了相應的國家和地補政策,在雙重政策的推動下,很多車企因為新能源車補貼高,都踴躍投入到這個新能源汽車制造研發的大軍中,相繼還涌現了不少的新興車企,路上很多的綠牌電動車牌子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逐步完善和大眾對新能源汽車的可接受程度,國家也是每年都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優化新能源市場的良性發展。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樣的補貼政策或許并不是一件壞事,可以促使車企生產出更好的車去滿足市場的需求,凈化新能源汽車市場,對于那些沒有實力的新能源車企來說,一旦沒有了國家新能源補貼的支持,將會逐漸退出市場。而且很多消費者由于當地的充電設施不完善,對新能源車望而卻步了,“補電”政策的出來必然會帶動一些地方充電樁的完善,最終的利好真正能落實到消費者的身上才是硬道理。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