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無人機 通訊員供圖
昨天,江北區新三江口公園內的公共綠地上,停了兩個特別制作的航拍機,只見工作人員稍作調試后,兩架機器穩步起飛,開始進行場地“巡邏”。原來,1月底起,江北區率先在全市內引進無人機航測開展綠地測繪工作,徹底摸清轄區綠地“家底”。
之前一年的工作時間能壓縮到兩個月內
別看小小兩架機器,用處可不小。記者看到,這兩臺航拍機上共設置了三個攝像裝置,像三個“天眼”。寧波數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總監陳斌介紹說,無人機航測具有機動靈活、高效快速、精細準確、作業成本低、適用范圍廣、生產周期短等特點,相比傳統的人工測繪,無人機航測20分鐘續航內測量面積可達0.4平方公里,之前一年的工作時間將能壓縮到兩個月內。
僅用了短短一個小時,航拍機已經完成對新三江口公園部分綠地的圖像素材搜集作業,而在工作人員的操控平臺上,已經新增了大量的區域航拍圖,而這僅僅是綠地測繪工作的第一步。
原來,通過“人機”組合模式生成相片組之后,技術人員會把搜集起來的圖片數據導入特定的系統,生成三維正射影像圖、三維景觀模型、三維地表模型等一系列素材,通過一定量的智能處理和人工篩選,提取所需數據。
測繪面積約400萬平方米,預計5月底結束
與此同時無人機航測改變了原來“紙上筆下”的記錄方式,可以大大避免出現因為筆誤、計算錯誤帶來的測量差錯。而智能化的數據存貯模式,更方便后期的存檔和檢查。“該系統攜帶的數碼相機、數字彩色航攝像機等設備可快速獲取地表信息,獲取超高分辨率數字影像和高精度定位數據,可以說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也能實現如今的江北綠化場景的重現。”陳斌告訴記者。
江北區市政綠化養護中心工作人員陳維超說:“此次測繪主要是針對綠化數據的排查,包括綠化面積、樹木種類、植被數量,以及部分公園市政設施,通過實現對城區公園綠化品種、規格、面積等數據的精確測量,形成苗木數據庫,詳細記錄區域綠化格局的變化,方便后續管理的數據化、智能化、精細化。”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