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牌維持生存 混亂引發假冒
我國電動工具行業品牌缺失
“據我們了解,現在電動工具造假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區,銷售則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但總體發展趨勢是在控制之中。”北京捷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簡 稱捷鼎公司)王小姐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捷鼎公司是博世、牧田、日立、百得、喜利得5家外國電動工具生產商委托的打假維權代理公司。日前,捷鼎公司收到廣州分公司上報的深圳打假清單,這五大品牌的電動工具被大量假冒。
牧田(中國)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部主管周遠告訴記者,他們經常碰到電動工具造假,前些年公司還專門組織力量進行打假,后來發現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個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公司就放棄了專門打假的做法。“如果只依靠企業的力量,是很難完成打假工作的。外界說的幾大電動工具企業結成聯盟事實上并不存在,只是打假有著一致性的呼聲而已。要很好地完成打假工作,主要得依靠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周遠說。
據了解,目前國內90%以上的市場都由國內產品占據,在出口方面,主要在東南亞市場和非洲市場,歐美市場還不占主導。
“電動工具行業存在造假問題,但這不是行業的主流。目前造假現象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小企業和地下工廠,所以不會對國內市場產生大的影響。”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動工具分會秘書長張傳富認為。張傳富的觀點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江蘇金鼎電動工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官德法認為,目前在市場占有率方面主要是國內產品,國外品牌并不占主導,假冒產品也不占主流,對市場不會構成影響。
上官德法同時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產品也被假冒過,但那主要是一些小作坊所為,數量并不大,當然肯定對公司的形象會產生不良影響。至于像博世,他們在采購、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有自己的企業,被假冒的產品應該不會特別多。而且假冒產品一般做工粗糙,容易辨別出來。
博世公司總經理費倫巴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博世電動工具在中國市場上時常被假冒,這使得他們在轉讓關鍵技術和專利時存在相當大的顧慮。對于博世來說,技術專利、 商標、造型設計等工業產權是自己在市場競爭中安身立命的關鍵。周遠認為,不光是在電動工具行業,在其他行業也一樣,假冒偽劣肯定會對專利技術的轉讓產生影響,如德國的西門子公司因 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就表現出了投資熱情減退的跡象。
張傳富對此表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博世以前在中國還有合資企業,但現在都是獨資企業,所以不存在技術專利的轉讓問題。同時,電動工具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并不高。“如果真是高技術含量產業,就不會那么容易被假冒了。目前我國電動工具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自有品牌太少,主要是以oem(貼牌)為主,所以一直以來假冒產品屢禁不絕。我國電動工具要想實現從大到強,還需要創造一批像博世、牧田那樣的 自主品牌。”張傳富說。
周遠認為,目前我國電動工具行業的特點是太多、太亂、太雜。需要用市場力量進行整合,這樣就能把一些小企業淘汰掉,既節約社會資源,又能避免出現惡性的價格戰。現在雖然也出現了一些大型的電動工具企業,但oem仍然是主流,這就需要一些企業調整自身定位,創出自有的世界級品牌。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國電動工具沒有像博世這樣的世界知名品牌。因此,中國電動工具要做大做強,除要跨越國外技術壁壘之外,爭創自己的世界知名品牌也是當務之急。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