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醫藥行業發展迅速。隨著國家醫藥政策逐漸明確,醫療改革的提速和醫保市場的擴容,為藥品和醫療器械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進入2019年,隨著藥審改革鼓勵創新、新藥上市審批審評提速、一致性評價等措施的持續推進,醫藥市場面臨重構局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將迎來新藥臨床和上市高潮期,屆時藥品市場競爭將愈加激烈,藥企必須提取做好布局。
據了解,目前有不少藥企受益于研發投入增加和cro外包滲透率提升,雖然當前新藥市場占率不足,但從長期來看,這些藥企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業內表示,當前新藥研發是資本與速度的較量。“利用cro(藥品研發外包服務)平臺開展項目,可以提高資本利用率,把資金更多放在項目產品上,減少儀器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投入。另一方面,搭建研發中心和研發團隊都需要較長時間,研發外包節省藥物研發時間的同時,也有利于初創公司降低風險。
當前,我國不少藥企開始投入更多的人力與財務資源在研發投入上。例如,基石藥業目前的商業模式主要為推動臨床實驗的進展,而臨床前藥物研發部分和藥品生產環節大多外包給其他公司完成。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臨床前的準備時間。
不過從整體來看,我國大部分藥企依然以仿制藥為主,目前市場格局正在倒逼藥企轉型,推動仿制藥企業朝著創新藥的方向前行。
隨著藥企在仿制藥方面的利潤逐步下降,必然會回歸創新、分工的本質。但對于缺乏相關經驗和資本的企業而言,只有將藥品的臨床、工藝、生產、銷售外包出去,加速流通渠道的整合,才能凸顯終端藥店渠道的價值。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對藥品自主創新研發大力支持,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藥企加強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措施,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研發投入不斷增長,cro行業自然也受益不菲。
業內表示,醫藥在政策設計方面為cro行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給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創新的興起讓cro企業有更多的機會涉足到企業研發的全流程環節,包括分子篩選建模、安評、工藝改進、臨床cro等。
同時,一致性評價的推進也為cro企業創造了豐厚的訂單基礎。“4 7”帶量采購后,仿制藥企業利潤下降,企業不得不進行戰略轉型,對于cro企業也更加看好。另外,醫保局集采及后續控費是大趨勢,未來藥價承壓下產品力是核心,醫藥企業更多的回歸研發本質, cro行業將持續被需要。
可見,在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增長和cro行業認可度上升的雙重因素下,研發服務外包市場行業景氣度高漲,未來市場規模將持續增加,而產業格局的變化將會利好cro行業的龍頭企業。
同時,cro行業為藥企轉型提供了良好的捷徑,在加速新藥研發、提高藥品研發質量要求的過程中,也推進企業加速創新升級,促進醫藥行業的優勝劣汰。
來源:阿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