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虹空調新聞發言人劉杰在成都、重慶對媒體公開宣稱,長虹空調壓縮機生產基地已開始籌建,并稱2007 年僅為滿足自給,第一年年產能400萬臺左右?;I建壓縮機生產基地,作為2007年長虹電器強勢進軍白電事業的重大戰略舉措,這讓炒得沸沸揚揚的長虹空調"收縮市場"一說突然變得撲朔迷離。
壓縮機基地已動工
長虹空調要建壓縮機基地不是什么新聞了,前期全國20多家主流媒體當時都對此作過不同程度的報道??磥泶讼⒉⒉皇强昭▉盹L。據了解,從2004年年底長虹空調營銷改制時起,籌建壓縮機生產基地便是趙勇做大空調的一個戰略構想。因當時長虹空調的產業規模與市場影響力等多方面因素,2004年底建壓縮機基地并不現實,營銷改制成為其首要任務。實現獨立營銷機制后的長虹空調,2005年成為行業的"黑馬",銷量從2004年度的50萬臺一下躍至158萬臺,趙勇最初的戰略構想也就變得不很遙遠。
不難發現,趙勇領軍下的長虹,一方面由傳統的黑電品牌強勢進軍白色家電產業;另一方面,由傳統的家電品牌向3c產業過渡,通過宏觀的戰略調控,逐步發展為以新興技術產業為主導的多元化品牌?;I建壓縮機生產基地便在趙勇這一戰略規劃中。
據了解,長虹壓縮機生產基地建于長虹總部所在的四川綿陽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一期工程投資15億元,共有 12條生產流水線,預計第一年2007年的產量將達到400萬臺。
劉杰表示,掌握壓縮機等核心部件,也就掌握了空調制造的上游資源、利潤,這將使長虹空調在成本、質量等生產管理與營銷管理方面從此步入較為良性的發展軌道。
市場開始收縮?
對于長虹空調收縮市場一說,媒體的說法是"收縮外圍,做強區域"。據記者多方了解,長虹空調9月份進入2 007冷凍年度后,市場確實作了重大調整。
首先是將東北、新疆、云貴、海南等外圍區域,讓長虹彩電分公司作為空調代理商的模式運作。這些區域并不是空調的主要競爭市場,任何品牌在此類區域的市場維護與開發成本都相對較高。而長虹彩電在這些區域的市場基礎相當扎實,掌握了當地許多優質客戶資源,將此類市場交給長虹彩電,除了能大幅降低市場經營成本外,還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其外圍市場,這恰好又是其它空調品牌所沒有的競爭優勢。而業界認為這是"收縮外圍",實質上,就國內空調市場格局而言,收縮外圍市場,集中資源優勢也未嘗不是兵家謀略之上策。
其次,長虹空調制定了非常明確的"根據地"戰略。鞏固"根據地"市場是近年來家電品牌在競爭中表現出來的一個戰略思路,其較為典型的做法是,政策、資源向傳統優勢市場傾斜,做強優勢市場,通過輻射、滲透等方式,甚至通過完全模擬政策帶動弱勢市場的發展,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長虹在川渝、華東、華北等地有深厚的品牌基礎,鞏固"根據地 "市場是長虹集團層面的近期經營戰略,長虹空調今年7、8月份投入了800多萬元啟動川渝"根據地"戰略,便使其在旺季銷售中大有斬獲。居于這些原因,重慶商社在新冷凍年度市場一開盤便與長虹空調簽下1.2億元生態空調的采購大單,長虹表示,未來兩年內,長虹空調競爭優勢由西南、華東、華北、中南等地擴展到全國大部分地區。
劉杰表示,市場瞬息萬變,營銷政策與市場規劃作戰略性整合,這是必要的,任何廠家都是這樣,不管業界怎么認為,誰都在調整,而長虹空調處于上升階段。
新年度開盤吸款已過5億
據記者從長虹總部以及華東、華北、西南等大區處了解到,長虹空調2007新冷凍年度開盤后,吸款已超過5 億元,這表明,長虹空調通過幾年的發展,其競爭實力已大幅度提升,令代理商、經銷商的信心大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