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變速恒頻風電機組”于10月下旬在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下線,它標志著我國在風電機組研制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下線當天,內蒙古兩家電力公司就和華創風能公司簽訂了66臺產品的購貨合同。
據介紹,“兆瓦級變速恒頻風電機組”是國家“863”計劃項目。2001年,科技部對該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我國最早進行風力發電科研工作的高等院校之一--沈陽工業大學,憑著較強的技術優勢一舉中標。項目創建伊始,沈陽工業大學的領導高度重視,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科研攻關,提出了世界首創的槳葉、底盤和塔架的結構阻尼理念,使機組結構剛柔并進。他們還與上海玻璃鋼研究所共同完成了葉片低風速時的最佳轉速cp優化氣動設計、夾套式主梁負荷均勻傳遞構造設計、真空輔助灌注成型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實現了葉片自主研發技術的創新。在該校科研產業處和研究所眾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兆瓦級變速恒頻風電機組”于2005年7月23日在營口仙人島風電場吊裝成功,并于7月31日凌晨一次成功并網發電。
2006年4月,沈陽工業大學風能技術研究所與青島國電藍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投資3億元人民幣成立了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他們充分利用沈陽老工業基地的優勢,全面推進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實現產業化,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華創風終于完成了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的總裝工作。該機組的研制成功不僅填補了我國該項技術的空白,還將使我國風電產業的發展逐步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據能源專家估計,國產風電機組的上市,將對我國新能源的開發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