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無錫召集30余家企業代表,就成立內燃機排放后處理專業委員會一事與各企業代表進行了磋商。各參會代表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由兩會聯合組建中國內燃機排放后處理專業委員會,其成員由排放后處理制造企業、內燃機生產企業、汽車生產企業、有關研究院所及相關單位組成。該專業委員會將由兩大協會共同管理,機構掛靠在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工作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負責。由此,在打破跨國公司壟斷、走自主創新、開創民族品牌內燃機排放后處理產業化的道路上,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據悉,兩大協會聯手籌備組建排放后處理專業委員會,是在我國針對內燃機和各種配套車輛的排放法規不斷加嚴、內燃機排放后處理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并已初步形成規模化生產這一背景下產生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理事長倪宏杰表示,面對國4排放限值的規定,后處理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一條有效路徑,其裝置是發動機不可缺少的裝備;近幾年,內燃機行業的主機制造企業均在做著各自不同的產品研發和儲備工作,說明中國內燃機行業和排放后處理行業已經開始行動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蔣雷表示,環保與能耗這兩大指標最終都要落實在內燃機上,排放后處理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和內燃機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除汽車、內燃機行業外,還與油品、化工、貴金屬、物流配送和城市規劃建設等行業有著緊密的關系;成立專業委員會將有助于通過協會組織進行系統的協調聯系,為內燃機排放后處理產業科學、有序地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本次籌備會議上,代表們探討了排放后處理專業委員會的發展方向、工作條件、管理辦法、工作計劃和機構組成方案,產生了由無錫威孚力達催化凈化器有限責任公司、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天津內燃機研究所等16家單位組成的籌委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威孚力達負責組織牽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