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國電動工具行業在前所未有的困難中度過。今年以來,全行業遭遇了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國外貿易技術壁壘等嚴峻考驗,致使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而產品的銷售價格卻無法到位,給企業造成了空前的壓力。
原材料大漲
從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動工具行業經濟運行的實際狀況可以看到,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影響行業生產經營形勢的主要因素。據企業反映,銅的價格最讓人“看不懂”。電動工具電機中的電磁線,換向器開關電源插頭以及電線、電纜主要的原材料都是銅。因此,銅價與電動工具產品價格密不可分。
特別是我國電動工具行業的配套產品——換向器生產企業的發展更是步履艱難。眾所周知,換向器是吃銅大戶,銅占成本的60%至70%。今年以來,溫州安固電器有限公司、寧波華瑞電器有限公司等幾家生產換向器的大企業,由于遭遇銅價大幅上漲,生產經營形勢十分嚴峻。雖然企業適當提高了產品銷售價格,但卻很難“大幅”提價。據各方面信息反映,有不少小型換向器生產廠家,由于無法抵擋銅價的猛漲,已經使生產處于停頓或半停頓狀態。
除銅之外,電動工具所需其它原材料,諸如鋁合金、鋅、鋼材、工程塑料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樣也影響著電動工具企業的生產經營。
就工程塑料而言,許多企業不得不采用新型的工程塑料來制作電動工具外殼等零部件,生產成本被迫提高。金屬材料也是如此,由于應對rohs指令的需要,必須注意選用符合要求的鋁合金、鋼材,同樣,增加了生產成本。
檢測費用增加
電動工具產品檢測費用的增長,也是造成生產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應對歐盟rohs指令和weee指令等環保法規,我國許多電動工具企業積極采取措施。
為此,各企業一方面從原材料和生產工藝入手,另一方面,加強對產品及各相關部件的檢測。許多企業花在環保檢測方面的費用就很可觀,有的企業高達幾十萬元。據一些企業反映,這筆檢測費用的支出,也是過去沒有的。此外,為了把問題解決在送樣檢測之前,許多電動工具外貿出口企業還不惜花費高額資金引進國外先進的檢測儀器與設備。據了解,有的企業購置國外化學檢測儀器與設備的資金高達200萬元。
價格難以到位
據了解,無論是以內銷為主的電動工具企業還是以外貿出口為主的企業,都被迫適當提高了電動工具產品的銷售價格。
但另一方面看,價格雖有一定提升,但難以到位。據有關企業反映,國內市場電動工具銷售價格的調整相對阻力較大,不少電動工具經銷商接受比較勉強。外貿出口電動工具價格的上調看起來似乎較順利,而實際上問題還不小,主要是提價幅度不大,與生產成本大幅提升不相匹配。
名品牌更占優勢
據各方面反饋的信息,國內市場整體營銷狀況要好于外貿出口,增幅大致在8%~12%之間徘徊。國內電動工具經銷商在進貨時,更加重視知名品牌電動工具,這些品牌產品的市場營銷額也明顯好于一般品牌。據有關業內人士反映,今年以來,一些雜牌電動工具的營銷阻力加大,這種趨勢反映了市場正在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正因為這樣,國內電動工具行業銷售額出現了向好企業和好品牌傾斜的趨勢,行業中的一些重點企業生產的質量好、品牌優的電動工具產品備受市場青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