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月18、19日,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先后組織了企業、業內專家、行業協會、金融機構、證券公司、新聞媒體就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與光伏項目定價方式進行討論。主要內容有:(1)“量入為出”,以補貼額定裝機量;(2)戶用光伏單列并給予單獨規模,實施固定補貼;(3)分布式和地面電站全部采用競價的方式獲取補貼指標;(4)招標由各省組織申報,由國家統一排序,補貼申報和競價原則上一年一次;(5)項目競價以投產季度即并網結點結算。
點評:
以額定量,2019年國內光伏裝機量有保障:
2019年以光伏補貼總額為基礎確定需要補貼項目總量,財政部、發改委和能源局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即就2019年光伏發電相關工作進行了多次協調,此政策打破了以往三家單位“各自為政”導致補貼總量和裝機規模脫節的情況。
分布式補貼項目。2018年國內光伏裝機量44gw,2019年補貼持續,保障平價上網前補貼項目和平價項目平穩過度,避免行業出現重大波動。
戶用光伏單列并給予單獨規模,并解決531政策的遺留問題:
首次將戶用光伏單列并給予單獨規模,國家能源局年初發布國家補貼支持的戶用光伏年度裝機總量,實施固定補貼。明確戶用光伏在去年5月31日后并網未納入國家補貼規模的,可以申報2019年額度。由于戶用涉及民生問題,政策傾向戶用光伏,有利于穩定戶用光伏項目。
分布式和地面電站采用競價獲取補貼指標,鼓勵低價項目優先發展:
普通光伏電站與工商業分布式均采用競價方式獲取補貼指標,且競價改變以往分省份下達指標的形式,全國統一競價,以申報上網電價較各資源區招標上限電價下降額評比,下降額大的優先獲得指標,并以投產的季度即并網結點核算,每季度補貼上限下降0.01元/kwh。全國光伏市場一盤棋,充分競爭,擠壓非技術成本空間,鼓勵低電價項目優先發展。
補貼政策托底,19年裝機量將保持45gw,需求在下半年集中釋放,產業鏈各環節降價壓力有限:
以30億補貼規模,平價報價較上限下降6分,戶用指標3-3.5gw估算,19年國內裝機量將保持45gw。考慮政策下達與競價申報評比時間,部分平價項目為提高收益率也會以極低價格爭取指標,19年國內裝機規模大部分在下半年釋放,而目前海外市場需求良好,產業鏈價格維持平穩,下半年國內需求釋放,19年產業鏈降價壓力有限,利好各環節龍頭廠商。
推薦公司:光伏補貼證券逐漸清晰,我們繼續看好并光伏單晶、膠膜與逆變器龍頭()(601012.sh)、()(603806.sh)和()(300274.sz)。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