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塑料工業協會理事長、塑料管道專家張玉川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目前pvc與pe和pp等聚烯烴存在較大的價差,同時由于技術創新進步明顯,傳統pvc管道在我國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pvc管道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的塑料管道之一,應用歷史超過70年。至今pvc管道仍是用量最大的塑料管道產品,全球年產量約1000萬噸。我國硬pvc(pvc-u)管道年產量超過120萬噸,占塑料管道總量的一半左右。但近幾年,由于受原料漲價影響,一些生產商在pvc管材中大量添加填充料,生產非標產品,使用戶對pvc-u管道產生了不信任感。另外,pvc-u管道抗沖性差的特點也制約了其進一步推廣應用,pvc管道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但目前有兩大因素為pvc管道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張玉川指出。這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來國內電石法pvc產能擴張迅速,pvc樹脂價格不但沒有隨著國際油價上漲而上漲,反而有所回落,與其他pp、pe等塑料管材原料相比,已經拉開了較大價差,而且鑒于我國'貧油富煤'的資源狀況,這一價差在未來一段時間還將繼續維持,有利于增強pvc管道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管材企業自主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新型pvc管道開發十分活躍,技術進步為pvc管道帶來了創新價值。據張玉川介紹,pvc管道技術進步的主要方向是在不降低管材強度的前提下,改善管材韌性,擴大應用領域。目前國內外突出的技術創新成果是壓力管道用改性pvc(pvc-m)管和取向pvc(pvc-o)管。這兩個品種通過物理化學改性,在保持管材原有強度優勢的同時,很好地提高了管材的抗沖性能,集pe管的韌性和pvc-u的強度于一身,既可改善性能,又可節約材料,從而擴展了應用領域。
張玉川表示,國內相關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把我國傳統pvc管道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新聞鏈接
目前我國廣泛應用的傳統pvc管道是硬pvc管道,也叫未增塑pvc管道(uplasticizedpvc,簡稱pvc-u)。其優點是強度較高(mrs>25mpa);缺點是韌性(抗沖、抗開裂性)較差,對缺陷敏感,容易發生意外事故,這也是國內水工業界一直擔心的問題。而且目前塑料管道的抗震性能也逐步提上議事日程,因此pvc-u管道韌性差的缺點日顯突出。
改性聚氯乙烯管道(modifiedpvc,簡稱pvc-m)是采用氯化聚乙烯改性的pvc為原料加工而成。標準pvc-m管道的mrs>24.5mpa,克服了抗沖性差的不足,而且可以將設計應力提高到17.5mpa,而壁厚只有pvc-u管道的70%。國際上pvc-m管道的生產技術成熟,大量用于水工業和礦山等領域,英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已有國家標準。我國pvc-m管道開發生產已經起步,河北寶碩管材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pvc-m管材目前已開始在市場推廣,并在著手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定向聚氯乙烯管道(orientedpvc,簡稱pvc-o)是通過在加工過程中進行軸向和徑向拉伸,通過分子取向形成薄片分層結構,從而阻止徑向裂紋的擴展,獲得更高強度、韌性及抗沖、抗疲勞性能。pvc-o管道已經在英、法、荷、葡、美、澳、南非等國應用多年。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已有pvc-o的產品標準,今年國際上也已經發布了iso16442:2006標準。目前,我國已有企業在組織研發pvc-o管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