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變速箱廠是一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家機械行業大型骨干企業,以生產各種汽車變速箱、取力箱和驅動橋齒輪而聞名全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全國聞名的納稅大戶,曾幾何時,由于受資金以及殘酷的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然而,廠領導班子沒有氣餒,緊緊抓住“科技是生產力”這個要素積極開發新產品,企業效益實現恢復性增長。今年1~10月,哈爾濱變速箱廠完成工業總產值46890萬元,同比增長13.5%;銷售收入實現46833萬元,同比增長13.4%。由此,企業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記者近日采訪了許振艷廠長,他介紹了依靠科技創造效益的幾大亮點。
許廠長說,工廠始終堅持以我為主,通過項目合作、戰略聯盟等方式和手段,提高企業的技術含量和競爭能力。僅在2005和2006兩年,該廠在消化吸收從英國引進的重型變速箱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市場需求,自主開發了8ta、9ta多擋重型變速箱,其壽命和各項性能指標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工廠并與一汽技術中心聯合開發了集節油、環保、操縱簡便等優點于一身的國內領先的amt和混合動力自動變速箱。在此基礎上,該廠還自主研發了ca5-38輕型商用車變速箱,引起了國際同行業的高度重視,目前已為國際知名汽車廠商韓國現代配套。
為了提高產品設計水平和開發能力,去年,該廠選派2人到上海參加pro/e知識學習并外請軟件公司為所有工程技術人員進行cad理論及現場培訓;選送4名工程技術人員分別到北京和鄭州學習“數據庫”知識及齒輪設計與失效分析等。今年,該廠又選派7名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在職研究生班,35人參加集團和省市組織的各類業務培訓班,營造了學習型組織的良好氛圍。
在收入分配上,工廠制定了向科技人員傾斜的政策,每年評定一次技術骨干和三級技師。2005年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復合型操作工人中選拔49名優秀者,較大幅度地提高了他們的薪酬待遇,使優秀人才榮譽與經濟利益雙得,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積極性。2004~2005年新招聘的幾十名大學生已陸續充實到產品開發等技術崗位上去鍛煉提高,并準備對其中的佼佼者提供再學習的機會,促其成才。
經了解,該廠每年都將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經費列入財務預算科目,2005年共投入經費200余萬元。該廠每年還設立專項獎勵經費20余萬元,用于獎勵在產品開發、質量攻關和降成本等工作中的有功人員,其中大部分獎金都發給了工程技術人員。
企業一位資深高管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水平、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自2003年以來,該廠在立足內部挖潛的同時,加大技術投資和改造力度,先后投入7138萬元,用于購買設備和生產線改造,此次改造共購進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各類設備35臺套。
技術改造極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如進口德國克林貝格滾刀磨比過去提高磨刀效率50%以上,滾刀使用壽命提高40%左右,一年節省外購滾刀費用40萬元;進口德國薩克公司插刀磨不僅提高了插刀刃磨質量,而且提高了插刀使用壽命20%,一年節省外購插刀費用30萬元。以前滾、剃刀由于沒有先進設備,刃磨都要外委加工,進口設備美國格里森滾檢機、研齒機和韓國數控立車的投入使用,提高了重型后橋齒輪的齒形、齒向精度,降低了噪音,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設備投入使用后,這筆費用一年節省了30多萬元。
科技創新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該廠連續兩年被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授予“納稅大戶”及“財源骨干企業先進單位”,同時連續兩年被列入中國機械行業500強。2006年1月,該廠的主導產品變速箱、取力箱、車橋齒輪被黑龍江省質量管理獎審定委員會和黑龍江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評為黑龍江省名牌產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