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汽輪機廠),無論是干部還是一線工人,都為企業近年的高速發展充滿了自豪。更讓汽輪機廠人自豪的是汽輪機廠的自主創新能力。2006年,汽輪機廠的研發投入達到8800萬元,相當于全年生產利潤的15%,正是這樣的大手筆,把汽輪機廠打造成為創新型企業。
“節衣縮食”還是“大把花錢”?
進入2006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各項措施的陸續到位,全國各地興建電站的勢頭驟然降溫,這讓國內多家電站設備生產企業“挑揀”訂單的好日子一下“拮據”起來。同樣,汽輪機廠接到的訂單也不多,計劃銷售額為30億元,不及前幾年“井噴”年份的一半。
然而讓全公司職工既吃驚又興奮的是,公司決策層新年伊始做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不是號召全體職工“節衣縮食”,而是“大把花錢”——加大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在上年度的基礎上再增20%,達到8800萬元。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楊其國的話說,此決議在班子會上一提出,立刻“無障礙”一致通過。這一降一升顯示出汽輪機廠人的胸襟和氣魄。因為他們著眼于世界電站設備制造業大市場。
楊其國說,汽輪機廠作為中國最早的電站裝備制造企業,在計劃經濟時期,既不用跑原料,也不用跑市場,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雖然當時公司也在進行技術研發,但多數是跟著計劃經濟的指揮棒轉,因此公司的技術研發進展緩慢。汽輪機廠人在市場的摔打中體會到,還像從前那樣等著國家的政策和貸款,根本無法扭轉企業落后的狀況。只有通過增強自身技術實力,汽輪機廠在市場競爭中才能有飯吃。
“拿出8800萬元搞研發,除了汽輪機廠要持續發展這一因素外,當時我們正趕上發電設備制造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面對這么大的市場,只有擁有了技術優勢,才會在競爭中取得勝利。”楊其國說。2006年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穴2006-2020年雪》,能源排在“亟待科技提供支撐”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的第一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全國電力需求不斷上升,必然帶動發電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2005年,全國發電設備裝機已超過5億千瓦,全國五大電力公司競相發展,創造了市場繁榮。這勢必要求發電設備行業加快發展步伐。此外,在國際市場上,國際能源機構公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全球電力工業的投資需求累計約10萬億美元。“這么大的蛋糕擺在面前,汽輪機廠當然要分一塊,但市場競爭是靠實力說話的。”當時,汽輪機廠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業內的排頭兵,但在高效、節能、環保型汽輪機方面,汽輪機廠與國外先進企業還有一定差距。汽輪機設備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投入不足是汽輪機廠技術落后于國外大企業的主要原因。
攜手高校 錢花在刀刃上
2006年,汽輪機廠通過與高校強強聯合,加上該廠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完成科研課題70多項。這些科研成果不但提高了汽輪機組的功率,有些新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汽輪機廠副總工程師姚宏偉說,研發經費中的70%用在了基礎科研和新產品新技術開發上。2006年汽輪機廠的技術開發捷報頻傳,4月11日,由汽輪機廠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最大的聯合循環汽輪機設計方案通過專家組可行性論證,專家的結論是該機組具有經濟性好、熱率高的特點,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下半年,汽輪機廠的技術人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2米鋼制葉片,這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葉片,將用于百萬等級核電和超超臨界汽輪機組,葉片投產后依賴進口的歷史被改寫。技術人員通過專項攻關,在消化吸收引進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技術的基礎上,自主創新研制出66萬千瓦超臨界機組主機設備。相對60萬千瓦超臨界汽輪機,新型機組的主蒸汽壓力從17兆帕提高到24.2-25兆帕;主蒸汽溫度從538攝氏度提高到566攝氏度。不但提高了機組的效率,每年還可節省大量標準煤。
靠自己的科技隊伍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同時,汽輪機廠與高校、研究所聯合攻關,解決了汽輪機設計、制造中一些關鍵問題。在哈工大的幫助下,汽輪機廠完成了超超臨界汽輪機轉子冷卻機理及冷卻方案選取的研究課題。在與東南大學合作中,汽輪機廠開發研制了汽輪機遠程技術服務支持系統。通過與西安交大的合作,汽輪機廠完成了超超臨界汽輪機噴嘴通道內固體微粒運動軌跡的實驗研究。
此外,汽輪機廠與一些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加強在燃氣輪機、壓氣機及其他新型動力裝置領域的研究。
積極創新 職工隊伍是根本
在汽輪機廠,生產一線的員工把創新融入到每天的工作中。該廠每年拿出近百萬元的專項基金激勵工作在生產一線上的職工進行創新。2006年,汽輪機廠共有10多人在技改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葉片分廠,年輕人都親切地稱廖冬梅為“廖姐”。做為葉片分廠工藝組組長,廖冬梅在技術創新方面是出了名的,并因此獲得全國機械工業職工技術創新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廖冬梅在汽輪機廠已工作了20年,一直從事汽輪機葉片的工藝編制工作。為了滿足該廠1米葉片的生產用量,廖冬梅帶領攻關小組,在國內首創了數控設備加工葉片的方法,提高了生產效率。2006年初,她又帶領組員進行1.2米長葉片的研發。當廖冬梅根據多年經驗,將加工出的1.2米長葉片產品拿給國外專家看時,外國專家驚訝地說:“你們的技術人員僅憑一張圖紙,就生產出了這么漂亮的東西,太令人吃驚了。”
今年37歲的刁建平初中畢業后就來到汽輪機廠葉片分廠工作。他對記者說,剛進廠時,偌大個葉片分廠只有一臺數控機床用來加工關鍵葉片,如今數控機床已經達所有機床總量的近70%。當年,葉片分廠從國外引進了一臺國內最先進的數控銑床,外國公司的裝機人員三言五語地介紹后,就打道回府了。怎么辦?刁建平每天泡圖書館研究說明書,承擔起了操作這臺銑床的重任。面對繁雜的技術術語,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以頑強的毅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將厚厚的編程書“啃”了下來,自編程序,成功地加工出了精美葉片。由于他在工作中肯鉆研,在省和哈爾濱市的技術大比武中屢獲佳績,刁建平成為該分廠第一個數控技師。
2006年,汽輪機廠有23人出國學習,其中14人因為成績優秀,獲得美國一家公司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持該證照,這14個人可對這家公司生產的汽輪機組進行加工操作,無需培訓。
高投入搞研發 訂單多得像雪花
汽輪機廠高額投入搞研發,當一項項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到生產中,使汽輪機廠生產的汽輪機組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一份份訂單像雪片一樣紛至沓來。
2006年5月,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與國電電力公司簽訂兩臺60萬千瓦超臨界直接空冷汽輪機主機和輔機制造合同,這是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直接空冷汽輪機。以往我國生產和使用的汽輪機大多采用水冷方式,這樣不但消耗大量水,還會浪費很多熱能。這次為國電電力公司大同第二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制造的兩臺60萬千瓦超臨界直接空冷汽輪機,主要采用空氣冷卻方式,相對用水冷卻的普通60萬千瓦機組可節水75%以上,具有節能、環保、高效的特點,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開發潛力巨大。
汽輪機廠自主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的最大聯合循環汽輪機剛剛通過專家論證,便給汽輪機廠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投產的這臺聯合機組因其結構緊湊、熱效率高等特點,將用于北京奧運會場館的控溫。
汽輪機廠以新技術、新產品,在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年終歲尾,汽輪機廠依靠技術優勢從法國一家電站設備公司手中“搶”來了訂單。巴西坎迪奧塔電站項目是中巴兩國政府間目前最大的合作項目,由中方建設。巴西的業主本打算采用法國公司的35萬千瓦電站主機設備,哈電集團所屬的汽輪機廠等單位恰好也能生產35萬千瓦電站主機設備,且汽輪機廠的電站機組由于采用了新技術,轉子轉數由常規的每分鐘3000轉變為每分鐘3600轉,大大提高了主機的工作效率。當巴西業主看到中方的主機技術指標后,經過論證,最終決定與哈汽輪機廠簽約。
2006年,汽輪機廠共生產64臺汽輪機組,實現7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比計劃的30億元增長一倍多。□ 記者 王仲琦
鏈接
所謂的“臨界”是指汽輪機運轉時所承受的一定溫度和壓力的蒸汽狀態。“亞臨界”是指蒸汽壓力低于22.064兆帕時的狀態;“超臨界”是指蒸汽壓力在22.064兆帕時的狀態。國內把承受溫度超過566攝氏度、壓力在25兆帕以上的汽輪機稱為“超超臨界”汽輪機。
實施老工業基地改造戰略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在哪里?本報今天推出的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這個典型再一次告訴我們,努力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打造出創新型企業及隊伍,是一個企業,乃至于一個經濟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老工業基地改造才有希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或行業,特別是一些領導同志,不是把工夫下在引導和幫助企業從根本上提高核心競爭能力上,而是“大幫哄”地醉心于改制、嫁接上,將企業“賣來賣去”,賣掉了牌子、賣散了職工隊伍,更賣掉了國企在市場上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內在優勢。
誠然,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科技投入的主因是企業自身能動性。然而,做為主管部門必須在配套政策上及時調整加以鼓勵。至于那種手里拿把“刀”,看到哪個企業表現競爭乏力就“砍”上去,一“賣”了之的行為和做法,則是對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步伐戰略的一種誤讀和不負責任。
希望本報今天向人們推薦的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的典型,能對那些還不肯花大錢投向未來的企業有所昭示,更希望一些主管部門特別是一些負責同志,能夠從中悟出該如何“洗洗腳”勤下基層、下企業,下些笨功夫,在政策研究和市場信息上,多為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出謀劃策。
企業新而地方新,企業興而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