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曹子琛2月27日報道:昨天,全球領先的招聘專家瀚納仕(hays)發布了《2019瀚納仕亞洲薪酬指南》。這份《指南》是基于對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的3000多家企業展開的調研,就17個行業的薪酬水平和招聘趨勢提供分析與見解。
報告指出,亞洲地區的商業活動在2018年取得了增長,并預計在2019年將會實現進一步增長。“2019對于招聘行業而言又將是充滿活力的一年,”瀚納仕大中華區執行總監蘭熙蒙(simon lance)表示,“盡管中國大陸企業對經濟前景的態度沒有往年樂觀,但仍有超過半數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將在今年增加長期員工數量。這顯示出中國企業的商業信心依然強勁,這也將推動高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行業領域頂尖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長。”
中國薪酬漲幅變緩,但仍高于亞洲平均水平
《指南》顯示,過去一年中,中國大陸地區,36%的企業為員工漲薪3%至6%,40%的企業漲薪6%以上。2019年,中國大陸44%的企業預計為員工提供3%至6%的漲薪,另有35%的企業計劃提供6%以上的漲薪。盡管愿意為員工漲薪6%以上的雇主比例在逐年下降,但該比例仍是亞洲平均比例的2倍多。與中國大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多數日本(70%)和新加坡(59%)公司以及相當比例的香港(44%)和馬來西亞(35%)企業預計的薪酬漲幅將不超過3%。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大陸和其他亞洲地區,員工和雇主對薪酬的期望普遍存在脫節。在中國大陸,多達44%的受訪員工期待高于10%的加薪,然而只有8%的雇主愿意提供同等水平的增幅。”蘭熙蒙補充道。
多領域人才爭奪白熱化
從中國大陸的技能需求趨勢來看,技術創新、工業自動化、數字化轉型和國內消費的增長將拉動人才需求增長。《指南》顯示,市場對it、數字技術、制造業、生命科學、金融技術和銷售方面等領域具有經驗和專業技能的人才擁有大量需求,這使他們將擁有較大的薪資議價空間。
在新技術帶動下,it和互聯網行業將于2019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企業對人工智能、物聯網、網絡安全和軟件工程等領域的人才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競爭正在推動并加速中國企業在新一年的數字化轉型,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正是這些轉型背后的驅動力。而這些技術中,人工智能正處在中國轉型變革的前沿,并正為包括教育、銀行、醫療、安全、制造業和工業等領域的變革注入活力。因此,人工智能相關領域薪酬漲幅可達到35%到50%,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年薪可達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人工智能領域的候選人薪酬有望比其他行業高出50%。
2018年,在國際貿易環境發生巨變、中國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正在加速由勞動密集型向高端制造轉型。產品開發和質檢方面的人才需求仍十分可觀,保守預估,應聘者通過跳槽可實現20%到30%的薪酬漲幅。半導體和電動車正在推動制造業的發展。中國科技巨頭資助的一批初創公司,正在積極尋求頂尖人才,而芯片設計領域的候選人將在就業市場發現很多機會,甚至會拿到薪資漲幅超過50%的工作要約。除此之外,電動汽車需求的增長也推動了汽車行業對研發人才的需求。
隨著生物技術的蓬勃發展,中國生命科學產業在不斷增強。生命科學創新得到了來自政府的支持鼓勵,生物技術已經成為政府最新五年計劃的關注重點。腫瘤學和慢性病領域對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其中,大部分投資都用于創新生物技術的融資,引發行業招聘熱潮,對應聘者的薪酬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2019年,生命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需求預計將會持續增加。初級至中級臨床研究職位的薪酬有望提升20%至30%,數據管理專家和經理職位的薪酬漲幅有望達到30%至40%。
中國金融技術領域對人才的需求在2018年持續走高,這一趨勢還將在未來一年延續。招聘市場受到本土經濟、互聯網金融興起、以及金融機構引入新的政策法規等眾多因素影響,擁有區塊鏈經驗的候選人將會升值。具備java、c++、移動開發、算法和數據等方面技能的候選人仍面臨高度需求。新創造出的崗位空缺規模將遠超現有人才庫。
中國內陸的電子商務行業在2018年保持增長,預計2019年仍會是積極的一年。一些計劃于2019年在內地開展業務的初創公司和外國電子商務平臺將為銷售人才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有甚者愿意為合適的人才提供高達100%的加薪,并提供股權激勵和其它福利。
技能短缺問題受關注
瀚納仕發現,2019年雇主們依然對技能短缺表示憂慮。幾乎所有受訪的中國內地企業(98%)都認為,技能短缺會妨害企業或部門的有效運營,68%的企業則表示技能短缺會降低生產效率。只有49%的企業認為自己具備實現當前商業目標所需的人才。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