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向wto提出投訴,指控中國為鋼材、木材、紙業、信息產品以及其他行業進出口提供補貼。美方認為,中國在所得稅、增值稅、關稅、貸款和職工福利方面為出口型企業提供優惠政策,這構成了幫助出口的“事實補貼”。
“近年來,加拿大已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了4起反補貼調查案。最近,熱衷于反傾銷的美國也一反常態,多次呼吁對中國啟動反補貼調查。”市外經貿局有關人士說,種種跡象表明,反補貼很可能成為繼反傾銷之后,歐美對我國企業設下的新一道貿易“壁壘”。
去年6月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cello公司向加拿大邊境服務署申請對原產于中國的部分銅管件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并對原產于中國的該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在全國25家涉案企業中,寧波企業就有5家,涉及金額139萬美元,出口金額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據悉,這是繼2004年對原產于中國的燒烤架、緊固件、復合地板開展反補貼調查后,加拿大方面發起的第四起反補貼調查案。其中,涉及寧波企業的反補貼案有兩起,分別指向寧波市兩大優勢行業———緊固件和銅制水暖管件出口。
美國眾議院在去年通過法案,授權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實施反補貼調查,并專門針對中國產品是否適用反補貼調查進行了討論。而歐盟內部也正在進行同樣的研討。美國方面還專門調查了解中國各地對出口企業補貼政策,其中就直接點名了寧波。
市外經貿局人士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采用歧視性“替代國”的反傾銷措施必將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企圖在貿易摩擦中把握主動,開始在隱蔽性更強的反補貼領域開辟第二戰場,準備筑起抑制中國出口產品新的“壁壘”。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目前,寧波市企業對于行業和產品補貼信息的收集及技術性整理工作相對滯后,一旦發生反補貼調查,往往被打得措手不及,要么是集體“失聲”,要么是倉促應戰,最后都被征收高額反補貼稅。
去年6月,商務部在寧波組織召開了應訴協調會,通報了銅管件反補貼案件的有關情況,希望寧波市的涉案企業能夠積極應訴。但遺憾的是,寧波市5家涉案企業最后還是放棄了應訴。永享銅管道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加拿大市場每年只有不到100萬美元的出口額,而打這起官司應訴費用估計要100萬元人民幣,很不劃算,公司綜合考慮后還是決定放棄。由于集體“失聲”,寧波市企業最終喪失了加拿大銅管件市場。今年1月中旬,加拿大邊境服務署作出終裁:未參與該案件應訴的企業反傾銷稅為37%,反補貼稅為每公斤產品加征17.73元。
寧波企業遭遇的另一起反補貼案命運也與之類似。本月初,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原產于中國的緊固件反傾銷反補貼再調查案作出裁決:由于提交的答卷不完整或者拒絕接受實地核查,50余家中國出口商和生產商(包括寧波企業)傾銷幅度為170%,被調查產品補貼量每公斤1.25元人民幣。企業無法繼續對加拿大出口。
有關人士指出,面對反補貼調查,寧波市企業從一開始就放棄應訴,雖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有其合理性,但從長遠來說并非有利。
反補貼連同反傾銷、保障措施一起,是被視為世貿組織允許的對本國產業實行保護的合法貿易救濟措施之一。在反補貼越來越頻繁的國際背景下,甬企要未雨綢繆,做好應對反補貼調查的準備,特別是知識準備和賬目準備,以免再次在反補貼中吃虧。企業內部要做好各類賬目,在對方立案時就可以做到自己心里有數,對方官員前來實地調查時也可提供詳盡的資料,這樣企業應訴反補貼也就有了勝訴的可能性。
反補貼一旦立案,企業就要積極應訴,據理力爭。據介紹,與反傾銷案件之間互不適用不同,反補貼只要有一個案件成立,證據就會被用到其他產品上。如果應訴失敗,將有包括產業鏈上的多種產品出口受累。在加拿大發起的銅管件反補貼案中,我省有兩家企業積極應訴并最終獲得了零稅率。值得寧波企業深思的是,這兩家企業出口到加拿大市場的金額都不大,其中諸暨浩海空調器制造有限公司出口額還不到100萬美元。
受到反補貼調查挑戰和沖擊的除了企業,還有政府的有關部門。 “按照世貿組織條款,凡進口產品存在補貼,并對已經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阻礙的,進口國可以對該產品進行調查,采取反補貼措施。”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有關專家認為,一些地方出于經濟增長、解決就業等考慮,通過信貸、稅收、電價、運價等優惠,對很多產品都給予一定程度的補貼。突如其來的“反補貼風暴”,擊中的正是我國政府有關部門補貼模式的軟肋。
專家表示,反補貼調查不僅需要寧波市出口企業做好與其“共舞”的準備,更需要政府部門及早對補貼政策進行科學的調整。各級政府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對那些不符合世貿組織要求的政策盡快予以梳理,以免授人以柄。據悉,寧波市在這方面已經進行諸多嘗試,比如取消了對外貿出口獎勵,代之以符合wto規則要求的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等等。
名詞解釋
所謂反補貼調查,即對對象國政府提供給該國生產商補貼的情況進行調查,以便確認這種補貼是否造成該國出口產品不正當的競爭優勢。反補貼調查的對象國必須是市場經濟國家。反補貼也同反傾銷一樣,被視為世貿組織允許的對本國產業實行保護的合法貿易救濟措施之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